酹江月.赋鸡头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紫色的荷花如盘,面向湖心,鸿雁头部高高地啄食着水珠。
满嘴都是三百颗明珠,一夜秋风将其吹落。
用沙盎搓圆了煮,香气四溢,美人品尝着香料。
夜晚的宴席上,楚江的风味隐约可闻。
今年的中秋节冷冷清清,空阶上雨水打湿,坐久了寒气透入帷幕。
随意烹制的新鲜食物只为迎合时节,孩子们在灯下欢笑嬉闹。
趁着温暖,大家争抢着采摘,分朋结伴地咬食,翠绿的莲子像被削过一样纷飞。
我在一旁看着,苦于吟诗,想要和韩愈比试一番。

注释

紫荷:紫色的荷花。
溅溅:形容水声。
鸿头:鸿雁的头部。
明珠:比喻莲子。
沙盎:古代盛物的器具。
麝汤:用麝香煮成的汤。
嚼:品尝。
楚江:泛指长江流域。
空阶:空荡荡的台阶。
幕:帷幕,此处指室内。
草草:随便,粗略。
儿子:古时对孩子的称呼。
欢噱:欢笑嬉闹。
翠屑:绿色的莲子碎屑。
韩较:韩愈,唐代诗人,此处表示诗人的较量之意。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酹江月·赋鸡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开篇以“紫荷盘若”起兴,形象地刻画了鸡头米(芡实)在水面上的动态,仿佛鸿雁低头啄食,富有生机。接着写到鸡头米饱满如明珠,一夜秋风将其吹落,暗示丰收和季节的转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鸡头米的烹制过程,从采摘、煮食到佳人品尝,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凉夜中享用这道美食,更显楚江的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中秋之夜,天气转凉,诗人独自面对空阶雨湿,感受到寒意袭来,但借由时令的新鲜鸡头米,为家人带来欢乐。孩子们围坐灯前嬉笑,热闹的气氛与诗人的孤寂形成对比。

最后,诗人以自己在一旁观看,苦吟诗句,试图与唐代诗人韩愈相媲美作结,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点滴和艺术情怀。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福建官舍言怀

散材无用,空拥肿、岂是入时花样。

白发苍颜官舍底,日把早衙来放。

主治官书,隐忧民瘼,拟惬澄清望。

简华霜在,顾予关甚得丧。

□□□□□□,藕丝能系,况忝为司长。

后拥前呵非不欲,梦寐山林长往。

不忆莼鲈,不怀松桂,祗为身多恙。

诸公垂顾,免教憔翠烟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

淇水当年麟凤渚。回首飞翔,落落风云举。

三叠阳关回首处。渭城柳色朝来雨。

今夕何年天所与。白发归来,一笑同歌舞。

醉里相将寻杖履。苕溪风月无今古。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

绿暗兰皋春雨暮。露浥风吹,馥馥香如雾。

一曲清歌花解语。落红羞满沙头路。

锦瑟华年谁与度。夜月珠帘,肠断春风句。

我自兴来聊一顾。醉魂不到凌波步。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和曲山韵因为赠之

经世此心谁尽了。欲画麒麟,功业何由到。

白发满头青镜晓。花开花落人空老。

适意杯盘从草草。甘坐清贫,方驾郊和岛。

最爱新诗情致好。篇篇直压元郎倒。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