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炊僮

鸡唱度才三,羸僮井臼探。

缺瓶分晓月,古灶涌晴岚。

口腹真吾累,庖厨赖尔堪。

支离不耕者,对案敢无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天刚亮到三更时分,瘦弱的童仆在井边和石臼忙碌
破旧的水瓶盛着清晨的月光,古老的炉灶升腾起晴朗的山岚烟雾
饮食确实是我生活的负担,厨房的事务全靠你支撑
那些无所事事的人,面对案头之事,怎能不感到惭愧

注释

鸡唱:指鸡鸣报晓。
才三:刚刚三更。
羸僮:瘦弱的童仆。
井臼:水井和舂米的石臼,代指家务劳动。
缺瓶:破旧的水瓶。
晓月:清晨的月光。
古灶:古老的炉灶。
晴岚:晴朗的山岚。
口腹:饮食。
吾累:我生活的负担。
尔堪:你能够胜任。
支离:无所事事。
对案:面对案头之事。
无惭: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赠炊僮》,通过对清晨鸡鸣和炊事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炊僮辛勤劳作的赞赏与感慨。首句“鸡唱度才三”写出了清晨时分,天色尚早,仅有鸡鸣报晓,时间之早可见一斑。接着,“羸僮井臼探”描绘了瘦弱的童仆正在忙碌打水、舂米,显示出其勤劳的身影。

“缺瓶分晓月”进一步描绘了厨房的简朴,炊事器具的不足,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童仆仍在月光下辛勤工作。而“古灶涌晴岚”则通过“古灶”和“晴岚”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质朴的生活氛围。

诗人感慨道:“口腹真吾累”,表达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食物,都依赖于这位炊僮的辛勤劳动。然而,“庖厨赖尔堪”又肯定了炊僮的技艺,认为他足以胜任这份工作。最后,“支离不耕者,对案敢无惭”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于那些不能自食其力的人,面对炊僮的付出,怎能不感到惭愧。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既赞扬了炊僮的勤劳,也寓含了对社会上懒惰者的批评,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价值的尊重。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赠泉守赵表之二首(其二)

扁舟昔舣浙江边,曾醉王孙玳瑁筵。

竹杖芒鞋晚城上,金荷银烛夜堂前。

宦游我辈聊复尔,聚散人间亦偶然。

谁料天涯今八载,青灯相对各华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泉守赵表之二首(其一)

禅翁笑拥两朱轮,麈尾蒲团付底人。

千里讴吟真刺史,三朝出入老宗臣。

春风半道旌旗转,南国一番桃李新。

莫把蹄涔留尺鲤,早令图画上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千里共明月

仙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

雪霜千里色,关塞一时情。

永夜惊乌鹊,中原有弟兄。

清辉怜独对,良会苦难并。

目断一天远,愁随两地生。

倚楼何处笛,凄切送残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凤凰夜坐联句

月黑前村笛,风清俯槛琴。

老苔虚殿闭,乔木故宫深。

宿鸟依丛树,疏钟出断林。

夜堂留暑湿,秋谷半晴阴。

事业惟攲枕,尘埃一散襟。

劳生倦奔走,远目寄登临。

割据当年事,英雄万古心。

青山空白骨,华屋漫黄金。

酒薄何劳醉,诗成不废吟。

艰危多感慨,时序苦侵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