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巢即事(其三)

留住香烟鄣石屏,小窗读史与温经。

书声坠落空江去,舟子停桡侧耳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场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留住香烟鄣石屏”,以“香烟”和“石屏”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香烟缭绕,仿佛是知识的香气,与石屏相映成趣,暗示着读书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这里的“鄣”字,既指阻挡,也暗含着保护之意,仿佛知识的屏障,守护着心灵的净土。

次句“小窗读史与温经”,进一步描绘了读书人的日常活动。在小窗前,他或读历史,或温习经典,体现了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这里的小窗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象征着通往知识世界的一扇门,让人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深度。

第三句“书声坠落空江去”,将读书的声音比喻为“坠落”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书声在空中飘荡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述,更是对知识传播的隐喻,暗示着知识如同江水一般,源源不断,流淌不息。

最后一句“舟子停桡侧耳听”,则将读者的视线从室内引向室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舟子在江中划船,听到远处传来的书声,便停下手中的桨,侧耳倾听。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还表达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以及知识超越时空界限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读书人与知识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知识对人们心灵的滋养作用,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宁静生活和深厚学问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57)

陈维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古巢即事(其四)

隔一重江佛国开,剑潭寺隐碧林隈。

山僧日日通音问,故送钟声渡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西云岩杂咏(其六)

东瀛秀气聚龟山,螺髻蛾眉四面环。

烟火万家如指掌,水天一色豁心颜。

云来云去松关里,人啸人歌梵宇间。

好著芒鞋扶竹杖,高冈仰止月跻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盐水港途中

最喜今朝又是晴,管他时节近清明。

云无带雨风偏暖,地不傍山路较平。

香送草花催午气,春归林鸟唤诗情。

恰逢麦候频驱雀,绿草村村木铎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潘永清入泮

十年风雨坐茅庐,今日新硎发剑初。

百战屡超童子队,半途莫庆古人书。

美才最忌骄兼吝,大德方能实若虚。

久困泮池因懒学,愿君鉴我作前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