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其三)

听话穷檐事,令人涕泗横。

卖儿偿一饱,浮海丐余生。

废屋千村有,寒衣百衲成。

北风驱雨雪,鸿雁夜悲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农民的困苦生活和政府的救济行动。诗人通过"听话穷檐事"开篇,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卖儿偿一饱"和"浮海丐余生"生动展现了流离失所者的绝望境地,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人民生存的巨大冲击。

"废屋千村有,寒衣百衲成"进一步描绘了灾后的荒凉景象和百姓的贫寒,"北风驱雨雪,鸿雁夜悲鸣"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人们的凄凉心境。诗中提到政府在缓征税赋后,由官员和富人出资,加上官府资金,实施大规模的救济,"立法分赈"体现了官方的应急措施。

"冬及春凡五阅月"记录了救济持续的时间之长,"麦熟乃止"意味着在丰收后,人们的生活才有所缓解。最后,诗人通过"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表达出对这段苦难经历的深刻反思,以及希望通过文学形式铭记教训,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生疾苦的直接描绘,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展现了清朝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39)

吴振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其四)

振赡乡闾重,锱铢肯较量。

势穷忧钞掠,岁暮急周防。

几处颁私米,肫然念翳桑。

岂惟风俗古,保富此奇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答严缁生孝廉即送之黔(其一)

文武无方略,平生负国深。

艰危遂如此,啸咏复何心。

边地才充少,劳生病易侵。

更谁相慰喻,佳语似风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答严缁生孝廉即送之黔(其二)

一饱不可得,去家依故人。

疲驴万山雨,小别亦酸辛。

铁锁蛮江渡,松明店壁尘。

此行无劫帅,书问慰慈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阅滇系杂录永明旧事

东方日出耀沧溟,牛角山河爝火荧。

孱主爪牙群盗贼,蛮天歌哭小朝廷。

赭陉台畔云都散,旧晚坡前草尚青。

谁把奇功觅封赏,金蝉风雨不堪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