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诗

红杜溪边舣小舟,青莲宇内作清游。

土花绣碧淡如画,岚翠泼云浓欲流。

短李清风存古意,大苏团月洗春愁。

摩挲泉石舒长啸,未羡神仙十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王仁辅在元代漫步于惠山之畔,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画面。

首句“红杜溪边舣小舟”,红杜溪边停泊着一叶扁舟,暗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游历状态,仿佛是远离尘嚣,独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接着,“青莲宇内作清游”则将视线转向了青莲寺,这里成为了诗人精神的避风港,清静的游览中蕴含着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土花绣碧淡如画,岚翠泼云浓欲流”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水之美。土花点缀在碧绿的草地上,如同精美的绣品,淡雅而富有生机;而山间的雾气(岚)与云彩交织在一起,仿佛要流淌下来,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和深邃的意境。

“短李清风存古意,大苏团月洗春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短李(可能指李煜或李贺等古代文人)的清风,不仅带来了历史的回响,也寄托了诗人对古人的追思与敬仰;大苏(苏轼)的团月,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通过欣赏满月,洗涤了心中的忧愁,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最后,“摩挲泉石舒长啸,未羡神仙十二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摩挲(抚摸)泉石,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诗人并未羡慕那些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而是更加珍视眼前的平凡与真实,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

王仁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倪元镇

每怀云林人,能诗复能画。

诗摩靖节垒,画并董元驾。

大娘舞剑器,烈士歌唾壶。

前朝媚没骨,允矣斯人徒。

形式: 古风

越中秋怀二首(其一)

无边落木送秋来,宋玉愁多赋更哀。

淮甸烽烟连白下,楚江云影暗阳台。

汉王未惜三斋印,庞统原非百里才。

俛仰去天才咫尺,几回清梦到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越中秋怀二首(其二)

羁思愁怀耿未平,秋来景物倍伤情。

苍鲸跋浪风偏恶,宝剑惊时夜亦鸣。

南国未全沧海贡,中原犹望朔方兵。

躬耕自惜英雄事,未必南阳老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周南斋书卷

南市城边一草堂,图书左右百忧忘。

屋偏宜夏风生画,花易逢春地向阳。

不愿笙歌闻北里,为怜松竹锁西庄。

自家意思何相似,庭草青青日渐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