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

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走过黄花围绕的古老城墙,一路上只见青翠的山峦。
晴朗的河谷口,布满桑树和柘树,傍晚时分,牛羊悠闲在夕阳下。
我野性的心情随着卷起的帷幕飘荡,而士兵们被重重关隘隔绝。
道理相符却偏偏多受赞赏,官职卑微却独自忙碌不停。
长久以来,与鹤分离,琴声已歇,书信应随着大雁归来。
请告诉那些攀登龙门的客人们,愿他们能寄托一份情感于这琼枝之上。

注释

黄花:秋天的菊花,象征秋色。
古城路:古代城市的道路,这里指历史悠久的地方。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见的经济作物。
晴川口:晴朗的河谷出入口。
落照:夕阳的余晖。
卷幔:卷起的窗帘,这里指开阔的视野。
军士:指戍边的士兵。
重关:重重的关隘,指防线或边境。
道合:道理相合,指行为或理念得到认可。
登龙客:比喻有志向或才华的人。
琼枝:珍贵的树枝,这里象征高洁的品格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城边的早秋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哀愁与怀念。首句“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设置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条通往古城的小径之上,眼前是连绵不绝的青山。这两句用景物描写来营造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调。

接着“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平静。这里的桑树、柘树是常见的乡村景象,而牛羊在夕阳下的悠闲场景,则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气氛。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则转向个人感情和对外界的隔绝。诗人将内心的情感比喻为随着帷幕卷起,而军士(或许是诗人自己)则被重重关卡所隔离,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

“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和无奈。这里的“道合”指的是同僚或朋友之间的聚会,而“官微”则是说自己的职位低微,无法享受那些聚会带来的乐趣。

接下来的“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中,“鹤分琴久罢”可能指的是长时间没有弹奏古琴,也许是因为心情不宁或生活的忙碌。而“书到雁应还”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希望通过鸿雁传递信息以得知他们的情况。

最后,“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中,“为谢登龙客”可能是说为了感激某位朋友的帮助或鼓励,而“琼枝寄一攀”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意托付于一枝美丽的花朵(琼枝),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与无奈。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纶阁九华前,森沈綵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堕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

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

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鴳岂知。

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栏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

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