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
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游船之景。开篇“游尽西湖赏尽莲”,诗人似乎已经周游了整个西湖,欣赏了满池的荷花。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兴致盎然,也映射出西湖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紧接着,“玉壶落日泊楼船”,则描写了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落山,金光洒满水面,诗人将船停靠在一个称作“玉壶”的地方,可能是西湖岸边的一个楼阁。这里的“玉壶”二字不仅点出了停泊之地,更增添了一份清雅脱俗的意境。
第三句“莫嫌当处荷花少”,诗人似乎在安慰读者或同游者,尽管周围的荷花可能不如其他地方繁盛,但这并不影响欣赏的乐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艺术上的高超。
最后一句“剩展湖光几镜天”,则是将西湖的水面比作镜子,映射出天空的倒影,意境开阔而又宁静。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寄寓和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将西湖荷花盛放时的美丽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人间暑气正如炊,上了湖船便不知。
湖上四时无不好,就中最说藕花时。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瓯。
铃声忽起九天半,有塔危峰最上头。
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
苍松翠竹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