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觉过优,朱明幸快霁。

继以连日暴,赫曦势颇炽。

多稼固宜暄,耘者苦炙背。

而况城市嚣,避暑应无计。

乃知鲜全美,安得咸满意。

林园足清凉,郁熇尚犹厉。

念彼瘅暍人,切切愁不置。

德信纵炎官,政平谁酷吏。

晚来爽风奏,金行消息至。

协时諴万民,触绪敬吾事。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炎炎,酷暑难耐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类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深切感受和对凉爽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大雨觉过优”、“赫曦势颇炽”、“多稼固宜暄”、“林园足清凉”等,形象地展现了夏日的特征和变化。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连续的暴雨过后,晴朗的天空带来了短暂的凉爽,但随后又迎来了烈日的炙烤。农夫们在这样的天气下辛勤耕作,承受着酷热的煎熬。城市的喧嚣使得人们难以找到避暑之处,整个社会似乎都被炎热所笼罩。

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对凉爽的向往。他思考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享受到凉爽,无论是自然界的清凉还是社会环境的和谐。诗人在晚风来临之际,感受到了秋意的临近,这不仅带来了凉爽,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顺应时节、关怀民众的期望,以及在各种情境下保持敬畏之心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夏日炎热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山胜览歌题张宗苍仿黄公望长卷

见豹一斑,雾变可以识全皮。

尝肉一脔,镬中之味知无遗。

金山昨春俯汗漫,尔乃西溯蒙泛东竟扶桑枝,指点长江源委应于兹。

我非山人无事者,羡彼豪游万里揽胜,辄复命笔写。

十年之久始成图,五日一石非虚也。

相投意气谁知音,吴门高士倪云林。

作诗酬倡识岁月,早必妙迹贻来今。

今时宗苍亦老手,展图示之咨尔能临否。

其工可能神不能,此语还应出诸此人口。

经营惨淡阅月馀,我谓神来宗苍犹请迟斯须。

粗皴疏点不数笔,现前真迹水乳如,乃知三鬣信有诸。

忽睹浮玉朱栏扶,何须缕辨夔峡及芜湖。

形式: 古风

立秋日作

披风陡觉爽而便,少昊司秋信有权。

且喜民情无怨暑,更因穑事冀逢年。

三星已向玉衡直,一叶乍飘金井前。

望雨今朝兼望霁,故知两美致难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朔日作二首(其一)

坤维大火流,朱明序忽易。

欲起凉风迟,未处残暑迫。

兹日乃孟朔,望雨心转剧。

更恐致霖霪,雨即晴始适。

譬人祈予恩,两美期必得。

即予亦难之,于彼曾何益。

明知而故蹈,造物岂汝役。

形式: 古风

七月朔日作二首(其二)

麦收实倍丰,大田苗亦茂。

纵饶忧于先,未觉乐于后。

迩日异常燠,曰豫早自咎。

羲车历西陆,郁熇渐宣透。

清气荡暄蕴,浮云出峰岫。

所冀尽涤炎,与物乐佳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