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

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

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

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

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

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

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

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

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

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夜登楼远眺黄河和对岸群山的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满目金破碎"形容月光洒在黄河上的景象,"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则写出水波反射月色,明暗交错的动态美。"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通过山影和雁鸣,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生动。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暗示时光流转,暑气消退,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描绘出秋意渐浓的氛围,"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期待。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流露出诗人借助此景暂时忘却烦恼,心灵得到净化。"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则引入音乐元素,歌声与黄河水声交织,激发起诗人的情感共鸣,显得豪放而激昂。

最后,"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以自然规律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永恒,"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则引发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八月二十七日度乌梢岭

寒风八月乌梢岭,积雪千年古浪河。

从此南鸿断消息,今愁争似古愁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平番道中

塞上西风吹土黄,疏林辜负好秋光。

山如病马吞残雪,人似寒鸦恋夕阳。

生计何尝关饱暖,沉忧祇合待沧桑。

天荒地老吾能说,多恐旁人笑酒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宿凉州

云与雪山连,不知山向背。

残日在寒沙,婉娈得月态。

群羊去如水,远色倏明昧。

此景夙未历,垂老临绝塞。

地远古愁多,草枯残垒在。

天山一线脉,盘旋走关内。

流泉满驰道,千里有灌溉。

巍然古重镇,四郊如拥戴。

风吹大月来,南山忽沉晦。

莽莽天无垠,静与长城对。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大雪登乌梢岭

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注。

两水各西东,中央此天柱。

昨夜雪嵯峨,长城万峰聚。

眩光鸟雀静,构相龙虎踞。

㠝岏露空隙,是水湍行处。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群峰列玉屏,神工施斧锯。

不见马牙山,呼风作哮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