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夜登楼远眺黄河和对岸群山的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满目金破碎"形容月光洒在黄河上的景象,"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则写出水波反射月色,明暗交错的动态美。"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通过山影和雁鸣,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生动。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暗示时光流转,暑气消退,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宁静。"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描绘出秋意渐浓的氛围,"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期待。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流露出诗人借助此景暂时忘却烦恼,心灵得到净化。"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则引入音乐元素,歌声与黄河水声交织,激发起诗人的情感共鸣,显得豪放而激昂。
最后,"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以自然规律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永恒,"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则引发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边塞生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