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秋夜四首(其一)

树雨残留滴,林风远递生。

无霜灯壁冷,有字草虫清。

顿挫名心死,峥嵘病骨鸣。

难孤山外月,蹩躠绕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山斋中的静谧与凄清之感。首句“树雨残留滴”,以“树雨”这一巧妙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雨过后,树叶上残留的雨滴,仿佛是天空洒下的点点滴滴,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氛围。次句“林风远递生”,则通过“林风”的流动,传递出远方的凉意,使读者感受到秋风的轻拂,以及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无霜灯壁冷”一句,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通过描述冰冷的灯光映照在墙壁上,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幽暗而清冷的空间。而“有字草虫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冷之感,通过“草虫”的低吟,不仅增添了自然的声音,也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生动和有生命力。

下半部分,“顿挫名心死,峥嵘病骨鸣”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其中“顿挫名心死”可能意味着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或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峥嵘病骨鸣”则可能是对身体状况不佳的自述,同时暗含着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深处真实自我的呼唤。

最后,“难孤山外月,蹩躠绕阶行”两句,以“山外月”与“绕阶行”形成对比,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心灵寄托的孤独感。通过这些细节,诗人细腻地展现了自己在山斋秋夜中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山斋秋夜四首(其二)

乍见山河影,西窗一抹痕。

渐多微碍树,又上欲当门。

孤客荒吟思,沈疴负酒樽。

掩关愁索卧,牢落梦中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山斋秋夜四首(其三)

不寝非关冷,何悲亦为秋。

井栏鸣斗叶,帘角入牵牛。

书剑怜生计,江湖感昔游。

披衣行更坐,风露一萤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斋秋夜四首(其四)

纂纂将英菊,离离就熟葵。

叶明团露细,香暗著风迟。

客味闲难得,秋心静易知。

呼童看北斗,城柝夜何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泞道示仆

我还尘满面,尔敢足争人。

努力泥途走,回头虎豹嗔。

目原无富贵,心莫枉酸辛。

归去衣聊浣,先酬五字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