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山斋中的静谧与凄清之感。首句“树雨残留滴”,以“树雨”这一巧妙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雨过后,树叶上残留的雨滴,仿佛是天空洒下的点点滴滴,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氛围。次句“林风远递生”,则通过“林风”的流动,传递出远方的凉意,使读者感受到秋风的轻拂,以及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无霜灯壁冷”一句,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通过描述冰冷的灯光映照在墙壁上,暗示了夜晚的寒冷,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幽暗而清冷的空间。而“有字草虫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冷之感,通过“草虫”的低吟,不仅增添了自然的声音,也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生动和有生命力。
下半部分,“顿挫名心死,峥嵘病骨鸣”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其中“顿挫名心死”可能意味着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或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反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峥嵘病骨鸣”则可能是对身体状况不佳的自述,同时暗含着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深处真实自我的呼唤。
最后,“难孤山外月,蹩躠绕阶行”两句,以“山外月”与“绕阶行”形成对比,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心灵寄托的孤独感。通过这些细节,诗人细腻地展现了自己在山斋秋夜中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