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六首(其四)

长安何处天香满,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

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

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

读倦抛书寻茗碗,倩谁偎得桃笙暖。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蝶恋花》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中以长安的天香满溢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园林之中,与传统的淮南馆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长安何处天香满”,开篇即以长安的香气引人入胜,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并非平凡之地,而是充满了神秘与雅致。接着,“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此处的园亭之美远超淮南馆,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园中独自坐于蒲团之上,周围虽有花开花落,却无人相伴,时间仿佛变得缓慢,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这里通过“月榭风亭”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同时“闲领管”、“疏懒”等词则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不被世俗所累。

最后,“读倦抛书寻茗碗,倩谁偎得桃笙暖。”这两句将诗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来,读书至倦时,便放下书本,寻找茶水的温暖,这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春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六首(其五)

绿萝垂幔红妆绕,妾意君情,细细游丝袅。

忍把浮名轻换了,浅斟低唱风光好。

檀板莺喉词懊恼,郎是青藤,妾是迦陵鸟。

脸际荷花开窈窕,笛声呜咽云缥缈。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六首(其六)

妾意君情花远近,转眼胎禽,却被松枝引。

再访玉真云路隐,人间只有情难尽。

鬓影衣香留画本,写自何年,色韵都相准。

打鸭随雅天最忍,柔肠莫被相思损。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喜迁莺

听松餐菊。似瘦鹤秋山,绝无尘俗。

鬓点吴霜,酒浇越剑,堆垛闲愁千斛。

谁是狂夫牛,僧君或、先生马牧。

绛蜡底,把行踪略语,牢骚如仆。

横幅,写面貌,京兆眉奁,衣染春山绿。

彤管亲摹,置伊丘壑,不画凌烟也足。

何取弓刀褒,鄂较可丹青顾陆。

传神手、剩卫夫人字,管夫人竹。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玲珑四犯四首(其一)

细雨黄昏,听翡翠屏边,笛声初起。

鬟影依稀,坐背红灯乌几。

丁星竹籁蛩音,都迸入一行织。指韵呜呜丝儿气。

力吹得、秋声如此。尊前只合分明见。

认窈窕、樊川婢子。料得前生为弄玉,或是双成姊。

醉把红牙亲拍,应笑我微云学士。

问娉婷骑凤,何时直得,配他萧史。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