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其七)

三春布阳德,万物发华滋。

凌霄直微类,近亦附乔枝。

低迷众无睹,高出乃见奇。

煌煌九霄中,荣夸遽尔为。

我道似不尔,一笑悬吾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和陶渊明饮酒(其七)》。诗中,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万物在阳光照耀下生机勃发的情景。"三春布阳德,万物发华滋",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繁茂。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凌霄花,它虽微小却坚韧,靠近大树也能生长,寓意着即使身处平凡也能展现出非凡的品质。

"低迷众无睹,高出乃见奇",进一步赞美了凌霄花的低调与独特,只有当它高高升起时,其美丽才被人们所惊叹。诗人在此寓言,暗示了人生的道理:真正的价值往往在默默无闻中显现,一旦有所成就,便能赢得赞誉。

最后两句"煌煌九霄中,荣夸遽尔为",直接表达了对这种瞬间荣耀的感慨,认为真正的荣耀并非轻易得来。而诗人自我表白的"我道似不尔,一笑悬吾羁"则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笑对人生,认为自己的道路或许与世俗的荣华不同,但那正是他独特的选择和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凌霄花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自我之道的情感。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

我卜山中居,柴门林际开。

湖光并野色,一一入吾怀。

勿言此居好,殆与素心乖。

越鸟当北翔,夜夜思南栖。

蛟龙去窟宅,常怀蛰其泥。

此土固云乐,我事寡所谐。

惟于酣醉中,归路了不迷。

时时沃以酒,吾驾亦忘回。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

悠悠从羁役,故里限东隅。

风波岂不恶,游子念归涂。

朝随一帆逝,暮逐一马驱。

如何十舍近,翻胜千里馀。

在世俱是客,且此葺吾居。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饮酒(其十)

我如北塞驹,困此东南道。

有力不获骋,长鸣至于老。

苒苒阴阳移,万物递荣槁。

既无腾化术,此身岂长好。

一朝委运往,恐遂失吾宝。

何当携曲生,纵浪游八表。

形式: 古风

和陶渊明饮酒(其十一)

靡靡岁云晏,此已非吾时。

浮居执荡志,逝将与世辞。

破屋交悲风,得处正在兹。

握粟者谁子,无烦决所疑。

道丧士失己,节义久吾欺。

于心苟不愧,穷达一任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