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戾戾风荡波,鳞鳞云出崿。
乘轺临安道,指景富春郭。
是节春已暮,遥涂寒尚薄。
升阳对人掩,倾润洒衣落。
解鞍憩危岭,倚剑望幽壑。
饥禽声固惨,哮虎势尤恶。
既暝入公署,息念坐尘阁。
俯思还浦鱼,仰忆回风鹤。
以之念乡县,临觞不能酌。
长涂跋且涉,征车驰复息。
晓旦发东胶,落景次高密。
城居不几户,驿舍仅容膝。
仆马立空旷,徒侣话曛黑。
客情既牢落,世议复纷惑。
前险虽幸过,后艰方未测。
骨肉在远道,亲朋皆异域。
纵云当别家,胡乃轻去国。
明朝望乡处,呜咽泪沾臆。
旅雁薄霄游,轻鸥掠水飞。
相逢多间阻,所向有高卑。
偶此风雨过,邂逅洲渚湄。
翩翩形影乱,噭噭鸣声悲。
日落水气寒,月高风景移。
矰缴发中流,又复夜惊离。
回翔空有志,栖宿定何时。
飘飘天衢上,往慎子毛衣。
结庐在西市,艺藿仍种葵。
谓将究安宅,何意逢乱离。
三年去复还,邻室无一遗。
所见但空巷,垣墙亦尽颓。
久行得荒径,披拂认门基。
我屋虽仅存,藿悴葵亦衰。
本自住山泽,此悔将何追。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
少小秉微尚,游心在《六经》。
苒苒岁年迟,乃与尘事冥。
入秋多佳日,何以陶我情。
园蔬青可摘,新谷亦既升。
命室酿美酒,一壶聊复倾。
儿女在我侧,亲戚还合并。
终觞无杂言,但说岁功成。
至乐固如此,是外徒营营。
登台望秋月,秋月光陆离。
晻映西南楼,徘徊东北墀。
凝华夺班扇,流辉鉴阮帷。
三五晕尚圆,二八形已亏。
爰有蓬鬓人,长怀桂殿思。
辽城记吟咏,西园忆追随。
愿以薄暮景,承君清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