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镏牧

龙阳孙子参军裔,簪绂承家世已长。

千里河流通地脉,一天奎壁焕星潢。

衣冠况复明三礼,文采唯应备九章。

华馆朋来秋寂历,枫江云断夜凄凉。

贾生年少人皆惜,李贺才多世共伤。

新垄渐随蒿里没,旧书犹带泮林香。

云迷花屿空飞梦,月暗满江更断肠。

惆怅筹峰峰下路,一回行到一沾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挽镏牧》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者龙阳孙子参军裔的深深哀思。首联“龙阳孙子参军裔,簪绂承家世已长”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和家族背景,暗示其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颔联“千里河流通地脉,一天奎壁焕星潢”运用象征手法,将逝者的英气比作流淌的千里河川和璀璨的星河,描绘出他生命的光辉。

颈联“衣冠况复明三礼,文采唯应备九章”赞美了逝者在礼仪和文学上的才华,暗示他的学问深厚。

尾联“华馆朋来秋寂历,枫江云断夜凄凉”描绘了友人来访时的凄清氛围,以及夜晚江边的孤寂,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中间两联通过景物描写和对逝者才学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惆怅筹峰峰下路,一回行到一沾裳”以行走于墓地的场景,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深切悼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送刘逸人还山中

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

峰回看不见,望望有馀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秋阴

寒云将远空,落叶与飞鸿。

汉苑秦陵外,悲凉是此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黄叶

带雨飘阶冷,随风著幔凉。

愁心故宫树,片片落寒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闻渔笛

渔人将楚竹,吹向月明中。

莫奏凉州曲,金河有断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