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御宿池

君王既巡狩,辇道入秦京。

远树低枪垒,孤峰入幔城。

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

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君王已经完成巡狩,驶入秦京城中大道。
远处的树木像低垂的枪矛,孤峰插入城墙之中。
寒冷的夜晚,宫禁中的漏壶声稀疏,羽林军警戒的声音传来。
又有谁能理解我这个迷失方向的旅人,心中永远怀念着朝廷的所在。

注释

君王:指帝王。
巡狩:古代帝王出巡。
辇道:专供皇帝乘坐的车马通行的道路。
秦京:这里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远树:远处的树木。
低枪垒:形容树木密集如枪矛之状。
孤峰:单独的山峰。
幔城:城墙。
寒疏:寒冷而稀疏。
清禁漏:宫禁中的漏壶声,用来计时。
夜警:夜间警戒。
羽林兵:古代皇家禁卫军。
迷方客:迷失方向的旅人,比喻自己。
魏阙:古代宫殿门外的高台,代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臣子随君王巡狩,进入秦地京城的景象。开篇“君王既巡狩,辇道入秦京”表明了场景,展现出一派盛大的氛围。“远树低枪垒,孤峰入幔城”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突出了秦地山川之雄伟与边塞之险峻。诗人接着笔触转至夜晚,“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展示了宫禁中的肃穆与军营中的紧张戒备。

最后两句“谁念迷方客,长怀魏阙情”流露出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这里的“魏阙”,常指古代都城或宫殿,是古人怀旧之地。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自问“谁念迷方客”,表达了对远行者不易被人所思的孤独感,同时“长怀魏阙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故土和文化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见闻,而且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一幅既有宏伟壮观又带有淡淡哀愁的画面。

收录诗词(38)

祖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 号:均不详
  • 籍贯:洛阳(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699~746

相关古诗词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谒河上公庙

河上公遗迹,迹凉在道边。

草生空庙里,□□□□□。

□□□知圣,腾空更表仙。

孝文皇帝后,《章句》至今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答王维留宿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

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

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远公经台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