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情三首(其一)

淡妆浓抹。甚瘦琼尚带,一痕残雪。

浅薄东风,却恐铅华易衰歇。

珍重芳心未变,千里梦、故人轻别。

看冻雨、洒遍胭脂,清韵更愁绝。炉爇。火初活。

荡玉女酒魂,沁入花骨,海珊夜折。

笑嚼流霞弄明月。

歌罢双声绛树,骑紫凤归来瑶阙。

漫寂寞、空自赋、广平冷铁。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诗《红情三首(其一)》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深情的画面。开篇“淡妆浓抹”四字,便将女子的装扮与气质勾勒得恰到好处,既不过于浓艳,也不失精致,展现出一种自然与高雅并存的美感。

“甚瘦琼尚带,一痕残雪”,以“瘦琼”比喻女子的体态,用“一痕残雪”形容她的肌肤之白皙,仿佛冬日里残留的一抹雪痕,既显出女子的清冷之美,又暗示着她如同冰雪般纯洁无瑕。

“浅薄东风,却恐铅华易衰歇”,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东风赋予情感,担心女子的妆容在春风中容易褪去,表达了对女子美丽容颜的珍惜和保护之情。

“珍重芳心未变,千里梦、故人轻别”,诗句中的“珍重芳心”表达了对女子内心世界的尊重与珍视,“千里梦、故人轻别”则透露出一种离别的哀愁,即使相隔千里,也难以割舍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看冻雨、洒遍胭脂,清韵更愁绝”,通过“冻雨”与“胭脂”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雨滴落在女子的胭脂之上,不仅没有破坏其美感,反而增添了几分哀愁的韵味。

“炉爇。火初活。荡玉女酒魂,沁入花骨”,这一段描绘了室内温暖的炉火,以及酒香弥漫的场景,玉女般的女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生动,香气仿佛渗透进每一朵花骨之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笑嚼流霞弄明月。歌罢双声绛树,骑紫凤归来瑶阙”,这几句诗描绘了女子在月下欢歌,笑容如霞,歌声清脆悦耳,仿佛是两棵绛红色的树在共鸣。她骑着紫色的凤凰,从仙境归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色彩。

“漫寂寞、空自赋、广平冷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女子孤独与寂寞的感慨,即便是在广袤的天地间,也只能独自吟唱,仿佛面对的是冰冷的铁石,无法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向往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情三首(其二)

自君之出,便海棠嫁了,都无人惜。

低罨画阑,一角斜阳半明灭。

剩有芳心未死,啼残泪、鹃痕空湿。

看日暮、绮散余霞,催送晚潮急。萧瑟。古墙侧。

付几点冷烟,土花凄碧。玉人叹息。

寂莫朱颜也非昔。难写愁香二月。

蕉萃甚胭脂狼藉。化蝶梦、空自怨、宝裙坏色。

形式: 词牌: 暗香

红情三首(其三)

梦为蛱蝶。尽此生消受,名花怜惜。

一点红情,除是文鸳许相识。

絮尽春愁燕子,待忘了、都还成忆。

怕凉雨、飞上冰弦,波际碧云湿。小立。画屏侧。

想罗帕旧题,肠断词客。莲房露滴。

翠盖亭亭覆双翼。

多少瑶京清怨,算只有、桃鬟知得。

记昨夜、帘幕静,玉人擪笛。

形式: 词牌: 暗香

绿意二首(其一)

烟霏雾结。拥宝钗十二,鬟影飘瞥。

一梦罗浮,碎佩零珰,定有翠禽能说。

萼华小谪瑶天渺。问几度、羊家风月。

莫破瓜、负了芳年,粉镜晓妆犹怯。谁点石螺冷黛。

瘦钿微、贴额刚近眉缬。

羌笛横飞,珠泪盈盈,金谷坠烟销歇。

佳人不见空延伫,想日暮、碧云初合。

倚竹间、短袖天寒,还未绿阴时节。

形式: 词牌: 疏影

绿意二首(其二)

春空梦寂。又一帘翠羽,香绣苔迹。

换了年韶,依旧伤心,怕过踏青时节。

天涯不恨无芳草。恨去马、玉鞭飞疾。

盼画堤、柳眼多情,只是少年堪惜。蘋迹丝风袅袅。

縠纹起、绉水都似愁碧。

天远青山,人远青楼,怅望暮云无色。

罗窗便有销魂意,奈薄暝、絮烟堆积。

待十年、杜牧重来,鬓影也应萧瑟。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