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为吴门袁生题霜哺篇册

袁生至孝。乡国人争道。身既隐,亲将耄。

鸳雏依膝下,瑞映金光草。

五十载慈颜,今日方成笑。殊有超宗肖。

骨相生来好。竹马戏,斑衣导。

骅骝驰上苑,圭璧登天庙。

羡只羡重堂,百岁九熊教。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鉴赏

此诗颂扬了袁生至孝的美德,描绘了他与年迈双亲的温馨场景。开篇“袁生至孝”四字便点明主题,随后“乡国人争道”一句,以众人争相表达敬意的场景,烘托出袁生孝行的深远影响。接着,“身既隐,亲将耄”,描述了袁生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而隐居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其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鸳雏依膝下,瑞映金光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袁生比作守护在父母身边的鸳鸯雏鸟,金光草则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接下来,“五十载慈颜,今日方成笑”表达了袁生侍奉父母长达五十年之久,终于在今天看到了父母的笑容,这一幕充满了感动与欣慰。

“殊有超宗肖。骨相生来好”赞美了袁生不仅在行为上孝顺,其内在品质也如同家族的典范,骨子里就流淌着良好的家风。接下来的“竹马戏,斑衣导”描绘了家庭中欢乐的场景,竹马和斑衣分别代表儿童游戏和长辈的引导,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互动。

“骅骝驰上苑,圭璧登天庙”两句,通过骏马驰骋和贵重的礼器献祭,象征着袁生及其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家族荣誉的重视。最后,“羡只羡重堂,百岁九熊教”表达了对袁生能够教导子孙,使家族传承百年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其高尚品德的深深敬仰。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袁生至孝的形象,以及他对家庭、社会的贡献,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魅力。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淳于棼墓

大槐安国旧邦基。蚁垤尚垒垒。

麒麟高冢祁连象,繁华梦、一枕龟兹。

为问秦楼公主,琼箫曾否相随。朱轓皂盖画熊旗。

千里罢征鼙。策勋带砺今何在,羊开府、身后同悲。

吾欲题君隧道,南柯太守之碑。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访张瑶星于松风阁不遇

雨花台畔访紫荆。匹练大江横。

钟山紫翠斜阳外,虬龙影、几阵松声。

曾共庐山高衲,小楼明月吹笙。短筇重过石头城。

怀旧不胜情。徵君旧刹栖霞寺,梧桐老、白鹤相迎。

为道二乡居士,来寻三影先生。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满路花.胭脂井

红牙歌玉树,翠袖翻金缕。临春梳洗罢、调鹦鹉。

陈家狎客,惯把江山赌。楼船天堑渡。

床下军书,锦笺催写新句。旧宫眢井,栏外青苔古。

明眸秋水绿、为黄土。海棠花落,一片胭脂雨。

环佩归何处。泉下芳魂,至今遗恨擒虎。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千秋岁引.题长松柱石图为李含馥运长寿

怪石眠云,孤松偃盖。亭亭千尺连青霭。

五粒曾沾仙掌露,一拳欲下南宫拜。

谪仙人,元是李,蟠根大。伊吕功名方未艾。

何事丹砂句漏外。邓禹封侯喜将届。

梦松之占今验矣,黑头堪羡风云会。

紫泥书,丹山凤,衔来快。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