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棺海外归来,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半世天南容我,枉心肠注砚北虫鱼。
此联出自清代文人王韬的自挽联,其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自我人生的反思与感慨。
上联“一棺海外归来,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中,“一棺”暗示了生命的终结,海外归来则可能指作者曾远游他乡的经历。面对归来的现实,作者不禁自问,如何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终局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下联“半世天南容我,枉心肠注砚北虫鱼”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顾与反思。“半世天南”意味着作者在南方度过了大半生,而“容我”则表达了对这段经历的接纳与包容。然而,“枉心肠注砚北虫鱼”一句则透露出一丝遗憾与自责,似乎在说自己的心思和精力,本应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却因种种原因,被浪费在了琐碎或不重要的事物上,如同将心思倾注于砚北的虫鱼,徒增遗憾。
整体而言,这副自挽联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生命价值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省。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不详
平生所好,在载酒看花,负我阿卿惟此事;
身后所余,仅嗣孤痴女,算来王氏更无人。
办天下事,自欧洲始;读古人书,从时务来。
天南遁叟,淞北逸民,欧西经师,日东诗祖;
书读十年,路行万里,身历四代,足遍三洲。
此老亦失志才人,有湖山风月供洒挥毫,聊借鹤梦箫声,送万古奇愁向大江东去;
半壁占上头名胜,控吴皖湘衡长留过客,好趁笋香鱼美,学先生后步放一叶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