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采石矶头秋雨晴,芜湖城外暮潮生。
美人只在江波上,十里芙蓉愁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采石矶头秋雨晴”,以自然景象开篇,秋雨初歇,阳光洒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芜湖城外暮潮生”,将视线从山头转向水边,傍晚时分,江面泛起层层波澜,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美人只在江波上”一句,巧妙地将“美人”这一意象与“江波”相连,既指代了远方的友人,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里的“美人”并非实指,而是借以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十里芙蓉愁月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十里长的江面上,盛开的芙蓉花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忧郁,仿佛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寄托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蕴含的孤独与忧愁,也反映了明代文人面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时的复杂心情。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海樵山人双紫髯,道上相逢开石函。
赠我芙蓉千万片,至今秋色满江南。
桃花潭水近陵阳,潭上春风满石梁。
流水不随仙客去,秦人何必渡三湘。
秋风夜渡仙人石,百尺奇峰扫天碧。
我欲扪萝枕石眠,明月偏醉广陵客。
秋雷一动蛟龙走,王生夜半寻五斗。
把酒向天天忽开,星辰错落乱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