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髭行

四十踰四髭始黄,手持汉节临大荒。

舆疾归来皮骨在,两鬓尚作青丝光。

俛仰行年四十九,万里南驰复西走。

斑斑颔下点吴霜,犹可芟夷诳宾友。

屈指如今又十年,两年惫卧秋风前。

人生血气能几许,不待览镜知皤然。

长安后辈轻前辈,百方染药千金卖。

烦撋包裹夜不眠,无奈露头出光怪。

病翁高卧门长扃,垂雪毵毵骨更清。

儿童不作居士唤,唤作堂中老寿星。

形式: 古风

翻译

四十多岁胡须开始变黄,手持汉朝使节来到广袤边疆。
疲惫归乡,只剩皮骨,两鬓却仍有青丝的光泽。
俯仰之间已过四十九载,南奔西走走过万里路。
下巴斑白如霜,还能欺骗宾客朋友。
屈指算来,又过了十年,这两年我疲倦地躺在秋风之前。
人生精力有限,不必照镜子就知头发已白。
长安的年轻人看不起前辈,用各种方法染发高价出售。
整夜忙碌包装,无法入睡,只能忍受怪异的白发显露。
病弱的老翁高卧,门窗紧闭,满头白发如柳絮般飘落,身体更加清瘦。
孩子们不再称呼我为居士,改称我为堂中的老寿星。

注释

四十踰四:四十多岁。
髭:胡须。
汉节:汉朝使节。
大荒:广袤边疆。
皮骨:只剩下皮和骨头。
青丝光:青丝般的光泽。
俛仰:俯仰之间。
南驰复西走:南奔西走。
斑斑颔下:下巴斑白。
吴霜:比喻白发。
芟夷:欺骗。
十年:十年时间。
皤然:形容头发全白。
长安后辈:长安的年轻人。
前辈:前辈人物。
染药:染发药物。
烦撋:忙碌。
包裹:包装。
光怪:怪异的白发。
病翁:病弱的老翁。
门长扃:门窗紧闭。
垂雪毵毵:满头白发如柳絮。
居士:修行者或隐士。
老寿星:长寿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白髭行》,描绘了诗人的晚年生活。首句“四十踰四髭始黄”,写诗人已过四十岁,胡须开始变白;“手持汉节临大荒”表达了他曾经出使边疆的经历。接下来的诗句“两鬓尚作青丝光”与前文形成对比,暗示岁月虽逝,但精神依旧。

“俛仰行年四十九,万里南驰复西走”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而“斑斑颔下点吴霜”则形象地刻画了他颔下白发的增多。诗人自嘲说虽然有了白发,但仍能以乐观的态度欺骗朋友。

“屈指如今又十年,两年惫卧秋风前”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身体状况的衰退。“人生血气能几许,不待览镜知皤然”直接揭示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几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批评了社会上一些年轻人轻视前辈的现象,他们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药,诗人感叹自己只能在家静养,被孩子们称为“堂中老寿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生涯回顾,也寓含了对世态人情的观察。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白鹭亭

倦游客舍不胜閒,日日清江见倚阑。

少待西风吹雨过,更从二水看淮山。

形式: 七言绝句

题蜀果图四首(其三)石榴

日烘古锦囊,露浥红玛瑙。

玉池咽清肥,三彭迹如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立春大雪招亲友共春盘坐上作

积雪锢万瓦,云容如死灰。

岂惟梅柳寒,小槽冰春醅。

东风乃多事,仍将六花来。

儿女晓翻饼,呵手把一杯。

菘甲剪翠羽,韭黄㔃金钗。

齿牙幸牢洁,对案心眼开。

华年惜节物,况此霜鬓摧。

如何千日病,三见寅杓回。

旁人不堪忧,我心犹始孩。

衰翁岂知道,痴绝忘形骸。

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

馀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

形式: 古风

立春后一日作

浮生万法本悠哉,大笑羲娥转毂催。

官事已邀痴作伴,春风应共老俱来。

云容雪意将诗问,柳眼花心待酒媒。

九十韶光天不靳,人间笑口自难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