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工黎仲瑾

吾闻苌弘之忠裂金石,精气千年化为碧。

人生赖有方寸妙,万变神奇从此出。

又闻西方梵僧名法能,能令两眼碧色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诗人欧阳玄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如苌弘化碧和西方梵僧法能的故事,来表达对忠诚、智慧以及超凡能力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吾闻苌弘之忠裂金石”,这里借用了苌弘的典故,苌弘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忠臣,因忠诚而死,其血化为碧玉,象征着忠诚至死不渝的精神。诗人以此赞扬忠诚的力量,即使面对艰难险阻,忠诚之心也能像金石一样坚不可摧。

接着,“精气千年化为碧”进一步强调忠诚精神的永恒价值,即使在死后,忠诚之魂仍能留下不朽的印记,如同苌弘之血化为碧玉一般,成为后人永远的纪念。

然后,诗人转而提到“人生赖有方寸妙”,这里的“方寸”指的是人心,意指人生的智慧和洞察力。诗人认为,正是这种内在的智慧,使得人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世界的奇妙变化,创造出各种奇迹。

最后,诗人提到“万变神奇从此出”,强调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它能够引领人们探索世界的奥秘,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事物。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引入了另一个故事:“又闻西方梵僧名法能,能令两眼碧色晶。”这里借梵僧法能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超凡能力的存在。法能能够使自己的眼睛呈现出碧绿色的光芒,这象征着非凡的洞察力和超自然的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引用古代传说,表达了对忠诚、智慧以及超凡能力的赞美,并强调了这些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76)

欧阳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 生卒年:1314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度闽关二首(其一)

晓度分水岭,身在云雾中。

手扣天上关,声落山下风。

雷霆走涧壑,神人过虚空。

既讶奔丰隆,亦可招祝融。

顷刻开万象,赤乌飞岭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度闽关二首(其二)

白云下千峰,尽入怀袖里。

振衣度闽关,洒作山下水。

仰登天无梯,俯视井无底。

古来守关人,豪杰存有几。

寒食百草青,春风吹不起。

形式: 古风

过岭至崇安方命棹之建溪

人生天地间,驰马历大块。

行乐须及时,流光逝难再。

役役功名羁,历历山水迈。

伟哉东南区,奇险闽粤最。

车书四海同,风气一岭界。

肩舆度层霄,手棹下急濑。

四山抱回流,环合如束带。

玉井莲叶飘,仰高天作盖。

倏驰丹峰前,却在紫岭背。

微云间烟霞,疏雨洒松桧。

深林樵牧归,落日山鬼会。

雪瀑挂冰帘,林风响天籁。

石梯驾仙岩,往往遗骨在。

瑶草石上生,丹药市中卖。

巍巍考亭祠,过客祠下拜。

溪水自成文,上接洙泗派。

唤渡云门僧,貌古清可爱。

手把青松枝,趺坐溪石罅。

悬崖虹栈危,插竹渔网晒。

山高人蚁旋,下视舟一芥。

轻舫类飞鳅,宛转乱石隘。

峥嵘龙角尖,磊砢鼋首癞。

槎牙激颓波,出没如水怪。

万古槌地雷,三峡泻泙湃。

峰峦争送迎,奔走万马快。

箭过耳生风,开口不暇咳。

峭壁起冲流,恍若巨鳌戴。

山有旧题名,岁久字刻坏。

岂无姓名存,彷佛年月载。

览此前人踪,徒为后人慨。

天气易寒暄,光阴倏明晦。

浩荡三日程,应接千万态。

会登天柱峰,一览宇宙大。

少吐胸中豪,神游八方外。

题诗赠山灵,清气留胜概。

形式: 古风

游吴山紫阳庵

天风吹我登鳌峰,大山小山石玲珑。

赤霞日烘紫玛瑙,白露夜滴青芙蓉。

飘绡云起穿石屋,石上凉风吹紫竹。

挂冠何日赋《归来》,煮茗篝灯洞中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