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四时曲.夏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

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

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

笑指渔父何辛苦,渔父掉头浑不顾。

形式: 古风

翻译

烟雾缭绕的溪流清澈照耀着炎热的天空,洗涤着酷暑中的芦苇风。
无论是大港还是小港,都带来了清凉的世界,隔着堤岸的荷花田散发着香气,飘进船篷。
我从小在船上长大,哪里懂得人世间的一丝炎热。
戴着青色斗笠,披着绿色蓑衣,山间下雨时我驾舟而来,雨过天晴,夜晚撑着月光划船。
在水亭中避暑,肌肤如冰玉般凉爽,枕着珊瑚席和琉璃垫。
笑着指向渔夫,问他为何如此辛劳,渔夫却头也不回,全然不顾。

注释

烟溪:烟雾缭绕的溪流。
炎空:炎热的天空。
涤濯:洗涤。
袢蒸:酷暑蒸腾。
大港小港:大港和小港。
凉世界:清凉的世界。
荷荡:荷花田。
篷:船篷。
侬家:我家。
半点热:一丝炎热。
青笠:青色斗笠。
绿蓑:绿色蓑衣。
山雨来:山间下雨时。
夜撑月:夜晚撑着月光。
冰玉肌:肌肤如冰玉般。
珊瑚簟:珊瑚席。
琉璃:琉璃垫。
渔父:渔夫。
辛苦:辛劳。
浑不顾:全然不顾。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渔父四时曲·夏》描绘了一幅江南夏日的清凉画卷。首句“烟溪流碧浸炎空”以烟雾缭绕的溪流映照着炽热的天空,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清凉交织。次句“涤濯袢蒸蒹葭风”则通过芦苇丛中的微风,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能洗涤炎热。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宁静与宜人,大港小港间弥漫着荷花的香气,连船篷都能感受到这份清爽。接下来,“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表达了诗人对水上生活的熟悉和对酷暑的淡然,仿佛与世隔绝,不知人间炎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描绘了渔夫的生活场景,即使山雨突至,他们也能安然应对,雨后夜晚,乘着月光撑船,更显其自在与闲适。最后两句“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写的是渔父在水亭中避暑,享受着如冰玉般的清凉,生活用品精致,反映出其生活的惬意。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点滴,展现出夏日江南水乡的清凉与宁静,以及渔夫们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蒲涧行

戊戌正月二十五,摇辔东风蒲涧去。

年年今日是时节,飞盖倾城车塞路。

野亭山馆坐不遍,幕天席地千百处。

开壶设樏纷酒炙,擘蟹锥蚝间醢脯。

笑言相续乐甚真,礼文不侈意则古。

我亦随众穷胜览,先访安期登梵宇。

入春少雨多是晴,穹岩寒溜仅一缕。

白云千级逼象纬,沧海万里渺烟雾。

倚栏方快心目远,牛羊下山林壑暮。

小儿队队逐归驺,拍手呼舞趁箫鼓。

游人到晚欢未厌,徘徊不忍收樽俎。

行穿梅岭还江西,首为南州诧风土。

形式: 古风

铜雀台辞

屋一百间台十丈,岧峣突兀九霄上。

明月空照八尺床,几点酸风摇穗帐。

离宫金锁掣不开,美人红粉今成灰。

兰麝分恩销馀馥,铜雀飞去无时回。

太官朝暮荐酒脯,迷魂尚爱残歌舞。

恋恋西陵一抔土,上马横槊平日诧英武。

形式: 古风

隐者

卓庵远入深林去,生怕世人知得处。

四边剩却许多云,重重塞断山前路。

形式: 七言绝句

雪中观客夜博

积雪深一尺,堆琼迷山扉。

豪客夜排闼,挑灯红炉围。

成枭呼五白,转胜赏四绯。

举觞无不釂,寒深酒力微。

姑置博与酒,剧谈木屑霏。

坐久更寖阑,疏钟到帘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