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汾湖分得武字

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

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

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

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荡舟武陵溪的悠然之旅,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与神秘氛围,以及与仙童的奇妙相遇。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荡舟武陵溪,朝出五子浦”,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幅清晨泛舟于幽静溪流中的景象,武陵溪的宁静与晨光的柔和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还过西陆家,仙童启岩户”两句,笔锋一转,引出了与仙界的连接,仙童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描绘了一片繁茂的桃林,桃花盛开,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一句,诗人得到了一件古老的宝物——铁枝,其色泽如同精巧的修月斧,既体现了物品的珍贵,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珍视与感慨。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则通过江边的景色与江鸟的自由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描绘了诗人带着所得之物前往龙宫,与龙君交流的情景,湖水吹起的暮雨,既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象征着神秘与未知。

“晚饮花石冈,亭台已无主”表现了诗人独自在花石冈饮酒,周围亭台虽已荒废,但依然能感受到往日的繁华与美好。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描绘了诗人踏着月光归途,竹枝轻摇,铜鼓声声,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最后,“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表达了诗人希望道人早日归来,与之共享清闲生活的心愿,同时也体现了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游汾湖分得陵字

春风画舫锦帆乘,鲍陆池台次第登。

翡翠花枝人似玉,蒲萄银瓮酒如渑。

泗州寺里看题竹,伍子滩头听采菱。

歌扇斜摇波縠绉,舞衫轻脱唾茸凝。

七星铁管金为点,万斛瑶琴宝作层。

臂脱珠韝明越白,燕冲胡帽湿吴绫。

推诗夺锦欺三谢,侠气凌云比五陵。

醉卧氍毹惊露下,芙蓉月浸碧壶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游汾湖分得溪字

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

花下停歌听鹦鹉,行间把酒引玻璃。

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

金粟弹筝银甲冷,珠帘度曲翠眉低。

锦帆捲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

屡舞不妨飞野鸟,醉归遮莫报邻鸡。

梵王台殿空陈迹,鲍氏池亭忆故栖。

铁笛吹残山月白,竹枝唱过驷桥西。

形式: 排律

游汾湖分得上字

楼船载酒汾湖上,万顷玻璃绿新涨。

玉箫檀板馆娃吹,铜鼓云璈仙侣倡。

凉蜜金盘荔子浆,紫驼银瓮蒲萄酿。

挑心大舞天魔宫,分班小摆花神仗。

人坐盘陀古翠岩,鹤立海棠青锦障。

醉挥玉麈夺诗魁,气喷铁龙驱酒将。

三五朱扉流水香,十二阑干花气王。

归来凉月白纷纷,涌出云涛三万丈。

形式: 古风

游汾湖分得花字

青帘画舫载吴娃,皛皛行云十里赊。

湖光远带柳溪水,春色好在桃源家。

十幅锦帆风正健,一声铁笛月初斜。

玉壶香醪兴未尽,更醉海棠嘉树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