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如愚珙二首(其二)

雁塔蟾宫尽假途,要须行实副名誉。

六经堂上归来日,饱读平生未见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雁塔蟾宫都是借道前行,真正的价值在于实际行为能匹配名声。
在六经堂学习归来之时,我已饱读一生中从未见过的书籍。

注释

雁塔:古代长安的名胜古迹,代指科举考试之地。
蟾宫:月宫,常用来比喻科举登第。
假途:借道,这里指通过科举考试。
行实:实际行动和表现。
名誉:名声或声誉。
六经堂:古代学校或学术研究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学术殿堂。
归来日:学成归来的日子。
饱读:广泛深入地阅读。
未见书:未曾见过的新知识或稀有书籍。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子翚之手,深含哲理。"雁塔蟾宫尽假途,要须行实副名誉"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虚名与实践的反思。在这里,“雁塔”和“蟾宫”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造奇迹,用以比喻那些看似辉煌但其实空洞无实之事。诗人强调了要区分真伪,追求真正的名誉,而不应满足于表面的虚假。

"六经堂上归来日,饱读平生未见书"则描绘了一种学者归来的情景。“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这里可能是对某个藏书之所的称呼。诗人讲述了在归来的那一天,坐在这处堂屋中,他阅读了平生未曾见过的书籍。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渴望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情怀,也反映出他对于学问无穷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虚假与真实、已知与未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学术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寄如愚珙二首(其一)

射殿遥闻驻六飞,天颜咫尺引儒衣。

吾家亦有胪传喜,叔侄联名赐第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寄题观澜亭二首(其二)

未合沧溟势不休,喷云齧石几经秋。

雄心戏欲相吞吐,一纵词澜笔下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题观澜亭二首(其一)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寄题清轩二首(其二)

中郎言语妙天下,曾向轩中记旧游。

一尺翠珉挥染罢,冰轮夜转屋山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