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合沧溟势不休,喷云齧石几经秋。
雄心戏欲相吞吐,一纵词澜笔下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寄题观澜亭二首(其二)》。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情感和深远的志向。
“未合沧溟势不休”,这里的“沧溟”指的是大海,是广阔无边的象征。“未合”意味着尚未达到目标,“势不休”则表明一种坚持不懈、不断前行的精神态度。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不满足于现状,始终向往更高远目标的执着追求。
“喷云齧石几经秋”,“喷云”和“齧石”都是形容力量强大的象征,“几经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诗人用这句话描绘出自己内心的激荡与坚韧,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雄心戏欲相吞吐”,“雄心”指的是壮志凌云、不甘平庸的心态,“戏欲相吞吐”则形容这种心情在内心的翻涌和波动。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理想与抱负的执着追求。
“一纵词澜笔下流”,这里的“一纵”表明一种不受限制的自由,“词澜”则是文字如潮水般涌出的意象。诗人在这句话中展示了自己文字的奔放与才情的横溢,仿佛他的内心世界和文学创作都在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展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豪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充满力量与激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自信。这首诗是诗人内在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个人才华和意志坚定的外在体现。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中郎言语妙天下,曾向轩中记旧游。
一尺翠珉挥染罢,冰轮夜转屋山头。
闻说名轩寄远情,得非游世厌营营。
丈夫出处浑无累,只要心源一点清。
斋居雅意与谁论,会见依光沐宠恩。
惭愧野人欺我懒,相招炙背坐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