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二兄书

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

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答二兄书》,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与兄长相隔两地,思念之情难以言表的复杂心境。

首句“鸿声不到夜郎天”,以鸿雁南飞比喻兄弟间的通信不畅,暗示了与兄长相隔遥远,音信难通的现状。鸿雁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传递消息的使者,此处却因“不到夜郎天”而显得无奈和失落。

次句“故国音书又隔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通信的断绝。诗人感叹一年又一年过去,与兄长之间的书信仍旧未能送达,表达了对时光无情、通信不畅的感慨。

第三句“两地愁心何处梦”,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自己与兄长在梦中相聚,但现实却是身在两地,愁绪满腹。这句诗通过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分离,深刻地描绘了兄弟间无法逾越的距离感和思念之苦。

最后一句“长安秋月不成眠”,以长安的秋月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因思念兄长而彻夜难眠的情景。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中心,秋月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诗人的情感在这一静谧的夜晚达到了极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无奈与哀愁。于慎行以其独特的文笔,将个人的离愁别绪融入到广阔的时空之中,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赠相工李生游金陵谒洪阳张丈二首(其一)

落魄人间六尺身,懒充唐举目中尘。

鸢肩燕颔浑閒事,只此形骸总未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相工李生游金陵谒洪阳张丈二首(其二)

看尽长安马上衣,秦淮秋色去如飞。

到来试拭风尘眼,细认壶丘善者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棠轩便面

群山横黛树横烟,隐隐迢迢似辋川。

独坐虚亭秋万里,个中真意若为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查虞皋文学自越中遣书相讯寄谢四首(其一)

春风曾泊孝廉船,握手相看各黯然。

别后秋鸿江上去,一封来到海云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