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山雪绕帐庐寒,一半冰消塞井乾。
忆卧衡门甘泌水,可怜孤枕未曾安。
这首诗描绘了在麃子岭穹庐中的寒冷与孤独之感。首句“千山雪绕帐庐寒”以壮丽的雪景衬托出帐庐内的寒冷,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一半冰消塞井乾”一句,通过冰消井干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干燥,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或某种自然现象。
后两句“忆卧衡门甘泌水,可怜孤枕未曾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他回忆起过去在衡门(可能是指简陋的居所)的生活,甘于像饮泌水(一种苦涩的泉水)一样,暗示着对过往生活的满足与淡泊。然而,在当前的环境中,尽管身处穹庐,却依旧感到孤枕难眠,内心不安,这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处境的感慨,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抒情与哲思相结合的特点。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盘峰回栈几千层,径欲凌云揽玉绳。
浪得虚名夸鄙俗,古来天险绝阶升。
波光柳色交相乱,野客沙禽特共閒。
未醉那宜径归去,夕阳犹在杏花山。
轻车重马自相腾,横度长河百丈冰。
贝阙珠宫应浪语,黄沙际海谷为陵。
云消归路暖无尘,试学章台走马身。
塞柳关榆莫相恼,小园桃李解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