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元通帅夔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形式: 古风

翻译

烈士为名誉而献身,仁人时刻想着爱与关怀。
冯公手持符节归来,忠诚孝道得以保全。
从前有个狂童预示动乱,天意似乎反复无常。
朝廷重臣聚集清廉,冯公曾参与重要谋划。
白士担任台郎,这样的事在过去鲜有耳闻。
道义使官位显赫,功绩铭刻在钟鼎之上。
十年仍任原职,心中忧虑难以言表。
近来晋升宰辅,日夜期盼这一天。
再次封官上奏,告别时充满决心。
官场荣耀怎能忘怀,但修养心性更为重要。
我只愿守墓田,每日思念先人坟地。
冯公正吟咏《南陔》,怎肯接受高位?
昔日断然拒绝,如今效法密疏直言。
京城为你饯行,无愧于古人的典范。
内外事务得以妥善处理,这是你的贡献。
虽然只是平生所言,但请努力宣扬恩泽。

注释

烈士:为名誉献身的人。
仁人:有仁德的人。
冯公:指冯某人。
忠孝:忠诚和孝道。
狂童:预示动乱的孩子。
反易:反复无常。
大臣:朝廷重臣。
谋画:策划。
白士:地位不高的人。
台郎:古代官职。
轩冕:高贵的官位。
钟鼎勒:刻在钟鼎上的功绩。
伊郁:忧愁。
升宰士:晋升为高级官员。
宰士:高级官员。
式序:按顺序。
囊封:封官文书。
甫力:坚定的决心。
官荣:官场荣耀。
志养:修养心志。
废蓼莪:废弃的田地,比喻墓地。
茔域:墓地。
南陔:古代诗歌篇目。
高官职:高位。
绝裾:拒绝官职。
抗疏:直言进谏。
都门:京城。
无愧色:没有惭愧的表情。
柔甘:温和的恩惠。
中外:朝廷内外。
宣泽:宣扬恩泽。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字或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送冯元通帅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赞扬,对其品德和事业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者的英勇和仁心,他们不仅有着非凡的抱负,而且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这里提到的“冯公”应是指被送别的人物,他手持官印回归,展现了他忠诚和孝顺的美德。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这两句描绘出早年间的动荡时局,但天命不变,事态多次反复无常。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诗中提到的“大臣”以清廉之德治理国家,而被送别者则是筹划和谋略的实际执行者。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白士”可能指某位官员或士人,成为朝廷要职,但诗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其是否了解过去的情况。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这两句强调了被送别者对正义的坚守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都像高耸的车盖和刻有记号的钟鼎一样,被后人铭记。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送别者在位多年依旧保持原职的怀念之情。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迩来”意味着时间流逝,而“升宰士”则是指官员晋升的典礼,诗人期待着能够按时完成这类重要仪式。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这两句可能在描述某种正式文件或命令的传递过程,强调了执行这些命令所需的力量和决心。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被送别者对其官职的荣耀怀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志向,不懈怠。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远去的思念之情,每天都在回忆和审视那些曾经共同耕耘过的地方。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公方”可能是指被送别者的某种品德或行为,而他们也愿意为了更高的官位而努力。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这两句描绘了过去的一段情谊依然温馨,同时现在的书信交流中充满了对师长的尊敬和秘密的交流。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诗人在城门外为友人送行,并表示自己面对历史不会感到羞愧。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这两句可能在表达一种和谐与宽厚的态度,对内对外都能保持国家大事的平衡。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诗人最后表达了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努力去宣扬那些美好的教诲和影响。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送冯贯道之东川转而之行在

秋风来万里,草木日夜凋。

属兹憀慄时,执别在今朝。

乱离多苦辛,况乃道路穷。

若人抱奇节,劲气干云霄。

结交二十年,途穷识久要。

间关复会面,益若漆投胶。

感深念存殁,投分忘顽嚣。

汝海昔为别,盛年意气豪。

及兹分手日,星星悲二毛。

壮心随遇尽,曩志与时消。

别夜月皎皎,首途方迢迢。

故园不足怀,令德乃所操。

君其爱尔躯,努力熙皇朝。

形式: 古风

送别

十年漂转鬓成丝,细话平生万事非。

却忆青灯初罢酒,俄闻铁骑已成围。

当时痛饮今谁在,从此羁游与愿违。

客里别君还岁晚,江湖寥廓泪堪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别

岁晚多烈风,鸿雁号广泽。

寒日行天边,及兹送归客。

余生足暌异,不作儿女色。

此夕复何夕,伤离重悽恻。

子棹既云西,余行亦将北。

岂但今日别,方异平生迹。

千里即寄书,万里空叹息。

朝市与山林,从兹恐乖隔。

形式: 古风

送张养正

脱巾造朝市,委辔即田庐。

虽云怀素尚,出处亦自如。

吾宗信端谅,宪宪为世儒。

顷以才令选,来司中秘书。

光荣耀士林,侧伫翔天衢。

一朝拂衣去,意与张邴俱。

出饯北郭门,踟蹰立路隅。

雨馀夏郊绿,时觉晴云驱。

专城秩匪卑,还家意复舒。

谁云离念恶,兹行翻足娱。

徒伤万里客,送别在三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