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白云无声山魈啼,桃花落地老鹰饥。

苏台古冢夜凄凄,霜根石眼哭莎鸡。

死字犹传梦里人,彭祖巫咸依旧春。

海波不涸天不远,杜鹃枝上魂当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招魂》由明代诗人羽素兰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首句“白云无声山魈啼”,以静谧的白云反衬出山魈(传说中的山中妖怪)的啼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暗示了逝者所在之地的宁静与遥远。

“桃花落地老鹰饥”一句,桃花飘落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而老鹰的饥饿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同时也隐喻了对逝者命运的感慨。

“苏台古冢夜凄凄,霜根石眼哭莎鸡”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凄凉景象,苏台(古代宫殿名)的古冢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霜冻的树根和岩石间仿佛有莎鸡(一种昆虫)在哭泣,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情绪。

“死字犹传梦里人,彭祖巫咸依旧春”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逝者的存在,同时将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之人)与巫咸(古代神话人物)与春天联系起来,寓意生命虽终,但精神永存。

“海波不涸天不远,杜鹃枝上魂当返”则是对逝者回归的期待与希望,海浪虽无尽,天空却近在咫尺,杜鹃花枝上的灵魂终将得以归返,寄托了诗人对逝者永恒的思念与慰藉。

整体而言,《招魂》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永恒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收录诗词(9)

羽素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籍贯不详,或云吴人,名孺。解音律,自以为得羽声,遂以羽为氏。能书,善画兰,故又以素兰自号。嫁后不得意,著《沤子》十六篇以明志。春秋佳日,或跨骑行游,或扁舟自放,游迹遍吴越。天启七年九月为人杀害

  • 字:静和
  • 籍贯:明末
  • 生卒年:?—1627

相关古诗词

促梅

风期今岁阻,幽抱竟难开。

翰弱犹含冻,枝繁几暗猜。

未能传信去,那得逗香来。

自恨春相避,羞凭羌笛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愁春

不向花前为怯春,春风似也不怜人。

明添愁绪阴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看美人放纸鸢(其一)

共看玉腕把轻丝,风力蹉跎莫厌迟。

顷刻天涯遥望处,穿云拂树是佳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看美人放纸鸢(其二)

愁心欲放放无由,断却牵丝不断愁。

若使纸鸢愁样重,也应难上最高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