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尺方床织白藤,含风漪里睡瞢腾。
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禅意的画面。首句“八尺方床织白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张用白色藤条编织而成的八尺见方的床,床的材质和形状都透露出一种质朴与自然之美。接着,“含风漪里睡瞢腾”一句,通过“含风漪”这一动态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床上之人仿佛在轻柔的波纹中沉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后两句“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前半句“若无万里还家梦”,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家的深切思念,即使是在梦中也要跨越万里的距离回到家乡,表达了对亲情和故土的深深眷恋。后半句“便是三湘退院僧”,则是对前文情感的转折与升华,意味着如果心中没有这样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或许已经成为了远离尘嚣、遁入空门的僧人。整句话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归宿的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场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对家的思念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宋朝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日月天回十二章,诏移清跸幸胶庠。
六龙稳转桥门曲,多士横穿锦仗行。
俎豆威仪瞻阙里,东西风教自周王。
太平谁谓初无象,四海形容在一堂。
邴吉勋劳犹未报,卫公精爽仅能归。
鲁直今已矣,平生作小诗。
升真洞口接天门,灵草丹桃日日春。
听说列仙来瑞世,三朝德业在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