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上砧声响似雷,怜君骑马望南回。
今宵且向穹庐醉,后夜相思无此杯。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静慧的《送水云归吴》,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深的作品。我们来细品其中的意境与用辞。
首句“塞上砧声响似雷”,以“砧声”比喻边塞的警报,形象地描绘出边关严峻、紧张的气氛,同时通过“响似雷”的夸张手法,渲染了一种紧迫和力量感。这里不仅是对环境的刻画,更是主人公心境的一种写照。
第二句“怜君骑马望南回”,诗人以“怜君”二字表达对离去者的深切关怀。“骑马望南回”则描绘了别离的情景,通过动作传递出一种无奈和不舍。这里的“南回”隐含着归去之意,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思念。
第三句“我宵且向穹床醉”,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情感。面对离别,诗人选择用酒来浇愁,通过“我宵且向穹床醉”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和逃避现实的情绪。
最后一句“后夜相思无此杯”,则是表达了诗人的深切相思之情。这里的“后夜”暗示时间的推移,而“相思无此杯”则意味着即使是在醉酒中,也无法忘却对离去者的思念,这种相思之情如同海中月,永远无法用任何物品来比喻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动作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边塞别离的悲凉和个人的无尽相思之情。叶静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边塞豪放与闺房细腻完美结合,创作出这首既有雄浑气势,又不失柔情蜜意的佳作。
不详
我陟黄杨奥,我怀董孝君。
怀君君不见,冢草裹晴云。
扶疏不耐繁华,意足自然清绝。
壁间幻出横斜,祇欠纱窗明月。
水花分堑弱,山木抱云稠。
更宿招提境,还同惠远游。
巍巍画栋插晴空,时有芳馨四面通。
好为高禅参鼻观,未应公子斗薰笼。
帘前一炷沉檀晕,窗外数番兰蕙风。
信道杜陵佳句在,心清浑赋此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