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扶红日,江光漾翠涛。

烟笼淮树远,天净楚山高。

慕道心诚渴,忧时鬓独搔。

明朝钟阜去,渡口买轻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晴日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云气扶红日,江光漾翠涛”以动态的云气托起红日,江面波光粼粼,翠绿的波涛荡漾,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丰富的画面。红日与翠涛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颔联“烟笼淮树远,天净楚山高”则转向对远处景象的描绘。淮河边的树木被淡淡的烟雾笼罩,显得更加遥远而神秘;天空清澈,楚地的山峦高耸入云,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雄伟。这两句通过烟雾与天空的对比,以及树木与山峦的高度差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颈联“慕道心诚渴,忧时鬓独搔”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面对自然美景,诗人内心充满对道的向往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的忧虑之情。这里的“慕道”既是对自然之道的追求,也可能暗含对人生哲理或道德准则的探索。“忧时”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表现出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独搔鬓”,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忧虑。

尾联“明朝钟阜去,渡口买轻舠”则预示着诗人的行动。在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之后,诗人决定第二天前往钟阜,或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为了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在这里,“渡口买轻舠”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行动,也隐含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与开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时代责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6)

舒頔(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 字:道原
  • 籍贯:(今属安徽省)

相关古诗词

白土岭

野水孤城迥,风云浪积沙。

一方龙虎国,六代帝王家。

玉树歌仍在,新亭恨转加。

凝情正寥落,渔唱答边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茅冈铺阻雨

岩谷幽栖士,江湖懒散身。

思乡荆楚客,忧国杜陵人。

年老常防病,时乖不厌贫。

滔滔浸平陆,何处是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峤源

溪回石欲动,山断路还通。

嵌石藓花白,飐林枫叶红。

野鸡啄寒涧,塞雁下晴空。

莫怪杨朱泣,于今路更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看书

一日不看书,此心若有失。

看书心未已,细字费目力。

六经皆糟粕,中有味如蜜。

古来圣与贤,孜孜复汲汲。

流传百世下,相见不相识。

今人不如古,古人岂今日。

时还看我书,抚卷三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