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祭酒韵

几年载笔侍明光,盛有才名播四方。

超擢荣看登璧水,归田未许老柴桑。

诸生侍讲闻霏玉,六馆循规戒履霜。

造就英才为世用,人思德教永难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和李祭酒韵》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对官员仕途与归隐的描绘,以及对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视,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情操。

首句“几年载笔侍明光”,描绘了诗人多年在朝廷勤勉工作的场景,以“载笔”形象地表现了其文采斐然,为君主服务的情景。“盛有才名播四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才华广为人知,声名远播,不仅在朝中,更在民间流传。

“超擢荣看登璧水”,描述了诗人因才华出众而得到晋升,如同登上璧水之巅,象征着事业的高峰。然而,“归田未许老柴桑”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诸生侍讲闻霏玉,六馆循规戒履霜”两句,通过描绘学生在学府中聆听教诲、遵守规矩的情景,展现了教育的重要性。这里“霏玉”比喻如雪花般细腻的教导,而“六馆”可能指古代的六艺之馆,强调了全面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戒履霜”则暗示了学习者应时刻保持警觉,如同走在薄冰之上,体现了对知识追求的严谨态度。

最后,“造就英才为世用,人思德教永难忘”两句,总结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同时也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永远铭记。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世影响的长远考量。

综上所述,《和李祭酒韵》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思考,还蕴含了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袁指挥所赠韵

祖父安边世业雄,丹心耿耿贯长虹。

霜蹄暂蹶宁为失,藻鉴常悬有至公。

鲤化好随三月浪,鹏抟应趁九霄风。

知君素蕴孙吴略,跃马期收奏捷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教谕王德宾所赠韵

别后相思日几回,青云空有梦魂随。

惊心白发嗟何益,过隙光阴去莫追。

绛帐传经当让子,金门抗疏不知谁。

丈夫志气干牛斗,未信贫无立地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教谕邵夔韵

忝职黄门记往秋,联班常得近王侯。

涂归晚直金銮殿,入奏晨趋五凤楼。

韶濩惯闻天上乐,葡萄曾醉御前瓯。

自从谪向江湖远,旋学康衢击壤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汉阳府司训李文辉所寄韵二首(其一)

羡子风标夐出尘,书来深荷托鸿鳞。

暮云春树情何切,明月青尊意独勤。

讲学挑灯黉馆夜,浴沂行乐泮林春。

别来京国劳瞻企,何日高谈许我闻。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