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韵二首(其二)

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

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

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

感此岁寒枝,悠然成独酌。

形式: 古风

翻译

它本就是春天的第一朵花,何必去争夺头筹。
桃树和李树等待春风的吹拂,娇艳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隐士如同归雁,胸怀坦荡,气概豪迈。
感叹这寒冬中的枝头,我独自悠然举杯饮酒。

注释

元:本来。
是:表示判断。
第一:排名首位的。
花:植物的花朵。
何用:何必。
争:争夺。
头角:头等位置或声誉。
桃李:桃树和李树,常用来比喻学生。
待:等待。
春风:温暖的春风。
妖娆:娇媚动人。
恣:任意,放纵。
轻薄:轻浮,不稳重。
幽人:隐士,指不问世事的人。
似:像。
归鸿:归雁,比喻远离尘世的人。
浩气:浩大的正气。
胸:胸膛。
磊落:光明磊落,坦荡。
感:感动,感触。
此:这。
岁寒枝:寒冬中的树枝,象征坚韧。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独酌:独自饮酒。

鉴赏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位鉴赏专家对中国古诗词的评价。首句“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表明了诗人对于名次和竞争的超然态度,用鲜花自喻,无需与他物相比。紧接着,“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桃李在等待春风的同时,也显露出它们妖娆而不失轻薄的特性。

“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从容,如同远处归来的鸿鸟一样,带着一股浩大之气,胸怀开阔。最后,“感此岁寒枝,悠然成独酌”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岁月中,通过观赏枯枝而获得的超然自得,仿佛已经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在宋代文人中,这样的作品颇为难得,显示出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复次韵二首(其一)

首出万物表,翠芳谁与角。

正色淡无邪,天香清不薄。

旧时对花饮,宁恨霜月落。

老作花下僧,瀹茗当杯酌。

形式: 古风

复斋学者

孟氏求放心,羲易戒迷复。

可叹声利场,纷纷竞驰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诗轴率尔次韵

在昔绍圣初,群英萃朝绅。

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

雷霆固难犯,鹓鹭皆丧神。

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

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

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

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

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

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

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

向使李绩辈,将顺恨无门。

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

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

阳城以死争,久之理颇伸。

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

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

于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

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

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

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

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

宛陵风雅手,长篇纪咏存。

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

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

赤心要无负,肯受富贵吞。

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

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

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

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

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

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

二贤迹益显,馀波激后尘。

形式: 古风

癸丑七月十九日以老病分任诸子以家务因为诗以示戒

子舍分劳非获已,息肩养疾乐閒居。

家传道义频加意,俗爱便宜莫计渠。

要是人人躬孝悌,更令世世饱诗书。

从今光大成吾志,可免时称贱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