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碎笛迸龙吟。寒冱重阴。碧城消息尚沈沈。

又是洒窗蕉雨急,扰乱秋心。俯仰百忧侵。

酒薄孤斟。留题醉墨忍重寻。

去也几回犹怅望,住也难禁。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淘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吴昌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秋日愁绪与复杂的心境变化。

首句“碎笛迸龙吟”,以“碎笛”开篇,暗示了音乐的断续与情感的破碎,紧接着“龙吟”二字,将笛声提升至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壮美的氛围。接下来,“寒冱重阴”描绘了一幅寒冷、阴郁的画面,与前文的笛声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凄冷的氛围。

“碧城消息尚沈沈”一句,将情感聚焦于“碧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暗示着主人公内心深处对某种美好或理想状态的渴望与追寻,但这种渴望似乎被一层层的阴霾所遮蔽,难以触及。“又是洒窗蕉雨急,扰乱秋心”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与内心的波动,秋雨的急促加剧了主人公的愁绪,使得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心更加烦乱。

“俯仰百忧侵”表达了主人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忧愁时的无力感,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难以逃脱这些忧愁的侵袭。“酒薄孤斟”则通过饮酒这一行为,展现了主人公试图借酒浇愁的无奈之举,然而“酒薄”暗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无法真正缓解内心的痛苦。

最后,“留题醉墨忍重寻。去也几回犹怅望,住也难禁”表达了主人公在情感的挣扎中寻求解脱的努力,但无论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心中都充满了矛盾与不舍。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也是对生命中抉择与困境的普遍反思。

整体而言,《浪淘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秋日背景下复杂而深沉的心境变化,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挣扎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张沚莼丈索观近词,见和闰清明作,依韵赋答,感音而言,不自知其凄咽也

罥屋花狂,侵帘草暗,绿章拟诉通明。

留春无计,倦策玉骢行。

依约啁啾翠羽,梦醒来、都是愁声。

芳菲歇,碧云天际,谁遣此时情。

苍茫家国思,几多絮语,凭仗流莺。

剩新亭涕泪,霜鬓彫零。

去去沧波千里,荡孤怀、极目青冥。

回首处,移宫换羽,凄绝不堪听。

形式:

风流子.留别苏庵主人,用清真韵

秋林同滞羽,忧时甚、四顾又安归。

正海天杯底,荡开苍莽,江城笛里,吹出参差。

君莫问、死生犹露电,出处几云泥。

枯树婆娑,庾郎愁赋,众芳芜秽,楚客兴悲。

年年风尘苦,虚名累、相约还我初衣。

来共小窗尊酒,重话心期。

便万户侯封,支身何补,一声河满,双泪应垂。

多少临岐别思,除是君知。

形式:

高阳台.为苏庵主人题素心室诗词书画

梅点妆清,兰吹气静,修来林下风姿。

小谪花天,寸衷幽怨谁知。

蛾眉都被聪明误,尽缠绵、瑶想琼思。艳声驰。

写遍新诗,唱遍新词。

三生文字前因在,便素心相对,各自矜持。

恤纬中宵,婵娟一样忧时。

怜他采凤飘零甚,负华年、夜月机丝。怅春迟。

香减隃麋,泪染燕支。

形式:

寿楼春.沚莼丈重示此调,用吴中社集旧韵。追忆曩游,忽忽如梦,朋辈星散,谁共赏音。时局侵寻,长歌当哭,轻装临发,辄复继声

又惊回花魂。看绳河摇漾,几点残星。

还听寒鸦啼晓,角声谯门。婵娟思,长依君。

斗舞裙、归来王孙。

奈容易新欢,迷茫旧约,台榭黯凝尘。

春芜老,催斜曛。记故人此去,挥手离尊。

无限英雄血泪,宝刀宵鸣。鸾凤翮,凌空冥。

忏再生、消磨愁根。但莽莽中原,遥山万重余梦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