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偈颂,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佛教真谛的理解。诗中通过四个场景来阐述佛法的无边:金佛、木佛和泥佛都不能超越特定的环境——金佛不能度过火炉,木佛不能度过火焰,泥佛不能抵挡水灾。然而,真正的佛法并非物质形态所能限制,而是寓言中的“钟馗吓小鬼”,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智慧能驱除一切邪魔。
最后一句“真佛屋里坐,嗄,赵州老汉败露了也”中,“真佛”指的是内心清净、觉悟的佛性,而“赵州老汉”则暗指禅宗大师赵州从谂,以其直截了当的禅风闻名。这里的“败露”并非贬义,而是揭示了修行者只有去除外在形式,回归内心,才能真正体验到佛性的存在。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的场景和民间传说为载体,寓教于乐,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日常生活中的佛法领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