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世界。首联“全家久住白云窝,贪看疏梅夜景多”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人与家人长久居住在白云环绕之处,对夜晚的梅花景色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与欣赏之情。颔联“帘角花阴和月捲,墨池水冻带冰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月光透过帘角洒在花阴上,墨池中的水因寒冷而结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冰覆盖,展现出冬夜特有的寂静与冷冽。
颈联“寒欺驼褐吟肩耸,暖入鹅黄醉面酡”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面对寒冷时的反应与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激情。驼褐是厚重的冬衣,寒风中诗人肩头微微耸起,表现出对抗寒冷的姿态;而“暖入鹅黄醉面酡”则以鹅黄色象征温暖与活力,仿佛在寒冷中找到了一丝慰藉,使得诗人面色微醺,充满了生活的热情与喜悦。
尾联“笑挹暗香人不寐,不辞百匝绕前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深深陶醉与不舍。在暗香浮动的夜晚,诗人不仅没有入睡,反而在花丛间漫步,百转千回,不愿离去,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