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
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末野兴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半生漂泊异乡后的归乡之情。首句“半世天涯倦远游”描绘了诗人历经长途跋涉,对远方生活的疲惫和厌倦。次句“还乡不减旅人愁”则揭示出即使回到故乡,心中的思虑和忧虑并未因此减少。
接下来的两句“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通过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雨中斑鸠的叫声和初秋飘落的树叶,象征着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描绘了归乡途中的景色,山间小径、僧院风烟和河边的灯火、酒家,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烟火气,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心境,说自己深知白发之人更适合渔夫的生活,不如将官职辞去,过上简朴的生活。这里的“貂蝉”代指官帽,“黑头”指年轻时的乌黑头发,暗指官场生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展转纱幮睡不成,一藤扶惫绕廊行。
月升双鹊移枝宿,露下孤萤缀蔓明。
汲井忽惊人已起,开门堪叹事还生。
羽衣道帽从吾好,柏子烟中起磬声。
龟息绵绵破五更,起扶藤杖并南荣。
择栖孤鹊尚三匝,司旦老鸡俄一鸣。
移坐徐看山月吐,脱巾聊受水风清。
不知竟是真仙未,夜夜神游白玉京。
酒力初消睡未厌,卧看香缕绕疏帘。
月高栖鹊重移树,风劲流萤自入檐。
长夏迢迢秋尚远,孤愁冉冉病相兼。
老人本是山中客,扫迹元非畏楚钳。
山崦风生鵩啸悲,柴门月上树阴移。
熏衣汗雨初乾后,把卷蚊雷不动时。
孤闷难禁终岁病,浮生易满百年期。
钓竿只待清秋近,一棹烟波信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