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向名山度此生,此生吟骨要猿擎。
洞宫终与人间别,六六峰高削紫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所作的《送人之武夷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往武夷山隐居生活的祝愿和对山水仙境的向往。"终向名山度此生",诗人以名山象征高洁的隐逸生活,祝愿友人能在名山之中度过余生;"此生吟骨要猿擎",运用了奇特的意象,将友人的才情比作需要猿猴捧持的吟骨,赞美他的才华横溢,同时也寓言他将在山林中得到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洞宫终与人间别",洞宫象征着深邃的仙界,暗示友人即将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与尘世隔绝;"六六峰高削紫琼",描绘了武夷山峰峦叠嶂、如琼瑶般瑰丽的景象,给人以壮丽而神秘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深深敬仰。
不详
精舍人归入内台,遗基处处有芳埃。
小儒更合修壶史,刊落乾鱼说水苔。
江山不逐寒潮晚,陵墓犹含古木春。
君入台城须访问,个中定有六朝人。
半溪松黄堆碧波,狂夫于此欲如何。
洞天春晚归不得,司马悔桥芳草多。
愤王祠庙桃花下,愁苦看春又隔年。
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