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水墩访菊次同游诸子韵

高风吹枯枝,叶叶去无迹。

日色苍苍凉,溪流泯泯白。

每觉秋兴悲,我意偶閒适。

采采黄金花,众芳罗咫尺。

登危据层楼,千里接瑶席。

水迥地势雄,径转秋田斥。

决眦数归鸿,影下寒塘只。

烟色随双帆,历历渔樵宅。

霜飞百草凋,节序忽迁易。

良会当及时,何得拘形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沈廷钰在水墩访菊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

首句“高风吹枯枝,叶叶去无迹”,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开篇,描绘了秋风劲吹,树叶纷纷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日色苍苍凉,溪流泯泯白”两句,通过对比色彩,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冷寂与静谧。

“每觉秋兴悲,我意偶閒适”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秋天的感伤,也有在闲适中找到的一丝慰藉。接下来,“采采黄金花,众芳罗咫尺”描绘了诗人发现的美丽之景,黄金花在眼前绽放,仿佛众芳环绕,展现出秋天的生机与美好。

“登危据层楼,千里接瑶席”则通过登高远望,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对远方美景的向往。“水迥地势雄,径转秋田斥”描绘了水道的辽阔与地形的壮丽,以及小径在秋田间蜿蜒的景象。

“决眦数归鸿,影下寒塘只”通过观察归雁和寒塘,进一步深化了对季节变换的感受,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思考。“烟色随双帆,历历渔樵宅”描绘了船只在烟雾中穿行,远处渔家和樵夫的居所清晰可见,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面。

最后,“霜飞百草凋,节序忽迁易”点明了季节的更替,万物凋零,时光匆匆。“良会当及时,何得拘形役”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鼓励人们珍惜相聚的时光,不应被世俗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深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

沈廷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

长安游侠地,洛阳粉黛丛。

朱楼结绮疏,绣帐临春风。

皎皎垂素手,琅琅振丝桐。

一为求凤操,车马塞道中。

回首四节易,凝霜凋朱容。

明月犹在悬,白日已不东。

翩翩白马郎,扬鞭复何从。

东村宿瘤姑,十五被翟章。

西家美罗敷,二十犹蚕桑。

窈窕绝世姿,终日工七襄。

容色岂在好,逢时即为良。

语贱有馀恶,处贵罔不臧。

红颜坐消歇,盛年何可常。

形式: 古风

二子篇贻顾宁人李天生

边郡诸侯谁好士,云中雁门称第一。

同开幕府向阴山,共脱貂裘礼宾客。

笳閒鼓卧烽息烟,尊罍楚楚屏筝瑟。

甲朝丙夜恣探论,如石投水胶在漆。

邺下梁园彼一时,安论轩车与遗佚。

就中宾客谁最奇,惟顾朱李无异辞。

朱十自小我好友,顾李未面神为驰。

关中博物因笃冠,操管滔滔濯江汉。

刘曹沈宋未足多,古词郁郁星辰烂。

东吴布衣顾炎武,山经星志指掌数。

古文穿穴鄙夹漈,冥搜碑版考石鼓。

好奇尚侠大略同,李诗顾笔同千古。

余来云中踰万里,贪与诸君共抵几。

谁知聚散自有时,南北东西不并屣。

李生贻我怀古篇,朱生书尺尝蝉连。

游燕幸与顾子俱,我出顾入无后先。

均是山泽姿,并为诸侯友。

记程未尝隔千里,片席剧谈竟何有。

乃知造物甚相忌,合并从容亦难偶。

只今幕府一时歇,散去燕吴与秦粤。

此生宁有聚首期,各自孤眠对秋月。

不尔单父与吹台,高李杜陵俱异才。

啸歌今昔乾坤开,英雄奚必非蒿莱。

二子相见定有日,麟游凤舞何时哉。

形式: 古风

云中杂诗

苏武台安在,昭君墓若何。

垣非秦紫塞,堡近汉黄河。

兵减笳吟少,烽销牧地多。

当时歌舞丽,檀板杂雕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孙孝廉侍史谷音

侍史清如玉,疑从缑岭来。

才偏怜颖士,技欲胜方回。

眉语令人醉,歌停待客催。

何当蒙绣被,青翰一帆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