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沈寿榕的《何时(其一)》描绘了一幅沧海桑田变迁和盛世安宁的图景。首句“何时沧海变桑田”以设问起笔,寓言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暗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沧桑巨变。"划破鸿濛界外天"则描绘了壮丽的景象,鸿蒙指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这里象征着打破未知边界。
接下来,“诸国有疆分岛屿”展现了国家版图的划分,以及和平时期各国各自安守疆域的宁静。“汉家无事习楼船”暗指汉代的繁荣与强大,楼船泛指战舰,此处象征着国力的强盛和海防的稳固。
“烟开鳌背凭空结,烛照犀光彻夜然”运用奇特的意象,鳌背烟开形容海市蜃楼般的奇幻景象,而“烛照犀光”则象征明亮的灯火,彻夜不息,寓意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宁。
最后两句“世上升沉都莫问,君平卖卜已年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超脱态度,以古代名士严君平卖卜为典故,表明无论世事如何起伏,个人应保持淡泊名利,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清朝文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