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奁鸣瀑写天绅,怪石鲸奔欲化鳞。
灵隐飞来真相后,老坡重證戒师身。
居山活计今成趣,造物工夫总待人。
自喜爱閒逢胜绝,杖藜端不负残春。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从东山前往金峨途中,遇见山中戒师并被美景所吸引的情景。首句"一奁鸣瀑写天绅"以瀑布比喻飞流直下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笔墨在天幕上挥洒,形象生动。"怪石鲸奔欲化鳞"进一步描绘了奇形怪状的石头像鲸鱼般奔腾,似乎要幻化出鱼鳞般的纹理,富有动态感。
"灵隐飞来真相后,老坡重证戒师身"两句,将灵隐寺与苏东坡(老坡)的典故巧妙结合,暗示戒师如同禅宗故事中的高僧,具有超凡的智慧和修行境界。"居山活计今成趣,造物工夫总待人"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欣赏,认为自然的巧妙之作需要人的发现和欣赏,两者相得益彰。
最后,"自喜爱闲逢胜绝,杖藜端不负残春",诗人表达出自己对于这种闲适生活和绝美景色的喜爱,即使手持藜杖漫步,也觉得不虚此行,充分体验了春天的余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的赞赏。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懒把无生话更参,月移梅影到枝南。
身心识破梦中蝶,头角老来春后蚕。
笑斸野泉畦露菊,巧寻煖地圃霜柑。
蒲团睡足书遮眼,贝叶丛间会孔聃。
惠中秀外更清便,娅姹娇羞二八年。
无奈畏涂生衽席,宁教寒夜折冰绵。
遣来绩妪知君状,拟伴涪翁到晓天。
只恐砖花陶学士,风流未了续胶缘。
箯舆掠雨到僧门,带得清闲一二分。
素喜堂中无偃月,朅来寺里作穿云。
赤心莫逆唯松友,青眼相看有竹君。
烧叶更联东野句,纸窗钻隙候晴曛。
蟠空健笔虎蛟腾,九折羊肠万马登。
裁剸燠寒真见圣,牢笼泉石肯输僧。
命意得了兔走穴,放字未安狐听冰。
句法当头飞棒喝,就渠言下辨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