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隐居

淡泊幽人趣,萧条隐者居。

疏帘隔花竹,净几展图书。

自向交游密,何拘礼法疏。

为言陶靖节,吾亦爱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淡泊的生活情趣,适合隐士居住。
稀疏的窗帘隔开花丛竹林,洁净的几案上摆放着书籍。
我更愿意与亲密的朋友交往,不拘泥于繁琐的礼法。
说到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士,我也深爱自己的居所。

注释

淡泊:心境淡然,不追求名利。
幽人:隐士,指有超脱世俗生活的人。
萧条:清冷、寂静。
隐者居:隐士的住所。
疏帘:稀疏的窗帘。
花竹:花丛和竹林。
净几:洁净的几案。
图书:书籍。
自向:自己倾向于。
交游密:亲密的交往。
何拘:何必拘泥。
礼法疏:繁琐的礼节。
陶靖节:陶渊明,字靖节,东晋著名诗人。
吾亦:我也是。
爱吾庐:热爱我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淡泊幽人趣,萧条隐者居"表明诗人对于那种深藏不露、遁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有着浓厚的情感和兴趣。这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疏帘隔花竹,净几展图书"则具体描绘了隐居的环境。"疏帘"指的是稀疏的窗帘,它既可以遮挡外界的纷扰,又能让室内的清幽与自然融为一体;"花竹"代表着自然景观,而"净几展图书"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一个干净整洁的案几上铺开了图书,这是心灵世界的装饰。

"自向交游密,何拘礼法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交流的看法。虽然隐居,但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而是在保持一定礼仪的同时,也能享受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

最后两句"为言陶靖节,吾亦爱吾庐"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自我肯定。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上的隐逸之士陶渊明(陶靖节),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认同,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对于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通过对自然环境、书籍和朋友交往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一个完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澹轩

野鹤元同性,晴山正满门。

那知有城市,初不异丘樊。

水静嫌风挠,花开畏蝶喧。

应当如是观,客至亦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赠王师古

安城西有庆云乡,山秀溪明出孟尝。

每见朱门推恺悌,遂令贫士有辉光。

君家太尉威名远,世谱观文德泽长。

苍狗白衣何足道,古今兴废两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彦先

此地堪营屋,何山更采薇。

怪松拿石出,好鸟傍人飞。

衰相年来见,幽寻乱后稀。

郎君似冰玉,令我亦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失题

天上石麟堕,人间琼树芳。

叔孙知典礼,曹植有文章。

桃李蹊方盛,芝兰室更香。

榻先徐孺下,书异邺侯藏。

载世推能事,当年亦宠光。

颇怀追润色,奚惜吐琳琅。

末俗元多忌,冲怀竟两忘。

由来高士驾,不肯少年场。

鼎鼎文方古,鱼鱼道必昌。

仲山终补衮,虞舜正垂裳。

贱子虚蒙顾,仁风实奉扬。

弹冠从入仕,执戟且为郎。

欲作蝉遗蜕,差同鼠耗仓。

穷途遭白眼,永夜付黄粱。

尚齿三千客,容窥数仞墙。

受知心有激,欲报意何长。

皓鹤宜风露,青松饱雪霜。

倾身挹东海,再拜酌公觞。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