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蒿莱日日没幽居,时得新诗亦自娱。
为有远怀希稷卨,或时飞梦见唐虞。
久谙末俗难谋道,益厌庸儿妄问儒。
绝笔断弦无意寄,笑将远目睨清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题名为《奉寄黄任道》。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闲适与超脱。
"蒿莱日日没幽居"一句描绘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情景,蒿莱即野草丛生之地,也是古代隐士常用来比喻自己隐居生活的地方。"时得新诗亦自娱"则表明诗人在孤寂中也能从创作诗歌中获得乐趣。
接着的"为有远怀希稷卨,或时飞梦见唐虞"两句,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历史理想。"远怀"指的是对古代圣明君主的怀念,"稷卨"是古代贤相的代称,而"飞梦见唐虞"则是说诗人在梦中也能与古代圣君如唐尧、虞舜相遇,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理想的向往。
"久谙末俗难谋道,益厌庸儿妄问儒"两句,则表现出诗人的世故感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末俗"指的是末世的风俗,"难谋道"则是说在这样的时代中寻找治国安邦的正道变得困难。而"益厌庸儿妄问儒"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学无术、却自称儒生的伪君子们的鄙视。
最后两句"绝笔断弦无意寄,笑将远目睨清虚"中,"绝笔断弦"象征着诗人对尘世的超然与放弃,而"笑将远目睨清虚"则是说诗人以超脱的心态去观望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隐逸生活、历史理想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越。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孟子不肯比伊尹,仲尼方可期文王。
圣贤自得固厚重,庸俗始以已较量。
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礼所当。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
琐琐来学子,从我问古风。
谓言古之人,学不求世功。
以其明智馀,施与天下同。
能知学为身,自不恤穷通。
童子顾我笑,是言得无蒙。
斯道使可遵,曾不闻父翁。
谓言童子归,益自谋厥躬。
吾不能尔言,亦不必尔从。
久阴忽晴已可赏,况复夜气驱蚊藏。
清风逆回六月热,急雨借得三秋凉。
非惟归云人目快,更有白月天心当。
从来万古有未尽,待子一夕心胸张。
蔚彼南山,有松其猗。孰堂而基,孰坏不支。
远莫与识,其斩以狙猿之杙。
是近是度,谓家之无桷。呜呼松乎,余归此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