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

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开篇“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赞赏。

接着,“他人骄驹马,而我薜萝心”表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羡慕他人的奢华与浮夸,而是保持着自己清贫却坚守本心的情操。这里,"骄驹马"象征着外在的荣耀和物质追求,而"薜萝心"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与坚持。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描绘了一幅雨后宁静的画面,禁门肃立,显示出一种安详与庄重,而莺鸟在深柳中啼叫,更添了一份幽静。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则是对场景的一种扩展,长廊内陈列着军器,外面积水映照出城墙的阴影,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中的“王孙草”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许是对古代贵族子弟的一种隐喻,而床头的琴则是诗人休闲时光的象征,这两句交织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生活图景。

最后,“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理解,以及他对于这种超然物外之美的感悟和欣赏。这里的“清风”象征着高洁脱俗,而“我亦尔知音”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自白,表明了他对于生命中这份美好意境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题綦毋校书别业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赠别张兵曹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鹦鹉赋,能衣鹔鹴裘。

不惮轩车远,仍寻薜荔幽。

苑梨飞绛叶,伊水净寒流。

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

别后如相问,沧波双白鸥。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沈河宫。

神应每如荅,松篁气葱茏。

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

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

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

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

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

晚景临汎美,亭皋轻霭红。

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

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

左手正接䍦,浩歌眄青穹。

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

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

霜凝远村渚,月静蒹葭丛。

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

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濛。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