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墓

虎视中原气未伸,一生功罪总难论。

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

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冢千年草不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桓温墓》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桓温的追思与评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英雄命运的反思。

首句“虎视中原气未伸”描绘了桓温雄心勃勃、志在统一中原的豪情壮志,然而“一生功罪总难论”则揭示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暗示了桓温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不确定性。接下来,“错缘温峤推英物,便认王敦作可人”两句,通过对比温峤与王敦,表达了对桓温选择的质疑,暗示其决策的失误。

“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两行,以金城的荒凉和白纻歌曲的消逝,象征着桓温的逝去与精神的失落,表达了诗人对英雄陨落的哀悼之情。“南州旧是登临处,废冢千年草不春”则将目光转向桓温曾经活动的南州,如今墓冢荒废,芳草不生,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变迁与英雄寂寞的主题。

整首诗以桓温墓为背景,通过对其一生功过、选择与结局的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夜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寻三元洞因登妙远阁

寒江水落矶浪枯,矶石骨立无寸肤。

磴危沙滑不受履,全身缒穴千盘纡。

倒行蒲伏尽历级,始见断壁嵌僧庐。

海云下栋猿接臂,河鼓隐窦蛇藏车。

最高一间小于艇,凭栏法浩江设陇。

采石上峰翠窈窕,历阳烟树远模糊。

鱼龙怪气走虚壁,水深天阔无象无。

晨钟噪起西山乌,晚汲唱过西岩渔。

阻风闻有游官到,恶札疥壁连篇书。

或云名山恨僧占,纵以归我能醒乎。

一身未了地上事,亲在讵敢逃空虚。

海门东望白云尽,独立缥眇余心孤。

等为过客且休叹,暂就古佛同跏趺。

形式: 古风

观澜亭

岷江出峡连浔阳,九脉入海争汤汤。

陡逢天门怒始激,谁知转眼仍采石。

从此涛头不肯降,天纵巉矶与相敌。

奔腾万马冲复旋,采石不改青娟娟。

崖根有时亦崩剥,力斗毕竟无两全。

有江可凭山可倚,天下纷纷乃多事。

得人守南岸,南人欢呼北人叹。

所守或匪亲,北人飞渡南人奔。

时来一炬周郎火,事去三更擒虎军。

谁将地险称人杰,天意茫茫信难测。

海潮一日能不来,何况区区一拳石。

时清故垒半凋残,依旧江声去不还。

惊流莫道沧溟近,更有金焦两点山。

形式: 古风

辛卯除夕

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

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

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

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