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

岷江出峡连浔阳,九脉入海争汤汤。

陡逢天门怒始激,谁知转眼仍采石。

从此涛头不肯降,天纵巉矶与相敌。

奔腾万马冲复旋,采石不改青娟娟。

崖根有时亦崩剥,力斗毕竟无两全。

有江可凭山可倚,天下纷纷乃多事。

得人守南岸,南人欢呼北人叹。

所守或匪亲,北人飞渡南人奔。

时来一炬周郎火,事去三更擒虎军。

谁将地险称人杰,天意茫茫信难测。

海潮一日能不来,何况区区一拳石。

时清故垒半凋残,依旧江声去不还。

惊流莫道沧溟近,更有金焦两点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观澜亭》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描绘了对长江壮丽景色的感慨与思考。诗中以岷江出峡、九脉入海的磅礴气势开篇,随后通过“天门”、“采石”等地名,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如赤壁之战的典故,展现了长江的雄伟与变幻莫测。

“奔腾万马冲复旋,采石不改青娟娟”,生动描绘了江水在采石矶前的激烈碰撞与回旋,却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青翠之色,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坚韧与永恒。接着,“崖根有时亦崩剥,力斗毕竟无两全”则表达了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破坏与变化,以及人类面对自然之力时的无奈与妥协。

“有江可凭山可倚,天下纷纷乃多事”一句,诗人借以抒发对世事纷扰的感慨,指出尽管自然环境提供了生存的基础,但人类社会的复杂与动荡却是难以避免的。接下来,“得人守南岸,南人欢呼北人叹”反映了地区间的差异与冲突,以及人们对于领袖和守护者的期待与依赖。

“时来一炬周郎火,事去三更擒虎军”引用赤壁之战的典故,强调了时机与策略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偶然性与英雄人物的作用。最后,“谁将地险称人杰,天意茫茫信难测”表达了对人性与命运的深思,以及对自然法则与人类智慧之间关系的探索。

全诗以长江为背景,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动态,也蕴含了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反思,体现了黄景仁作为清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辛卯除夕

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

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

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

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宿黄山下农家夜起偶成

少日嵇康祇厌烦,每从尘窟恋邱樊。

三间茅屋终吾事,一片岭云闻此言。

夜静方知山月正,心空不碍海潮喧。

此间卜筑真幽绝,何处林泉非故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杂诗

叔季交道薄,所往多干矛。

原其所自始,真意固不留。

鲍叔称古欢,用惠深自售。

晏仲称善交,敬至情亦浮。

昔贤固免此,学之颓其流。

何况肉食者,此意且未求。

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

前后难俱存,终捐旧朋俦。

撝谦盖罄折,去已千里修。

吁嗟世俗交,君子以为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柏行

寓斋数椽留十日,如此棱棱一株柏。

横看侧看无不奇,合睫相逢梦犹得。

阴乾澹惨灰星星,上枝翠点针矗矗。

晴穹浩荡压其顶,犹自拿空欲腾掷。

腹中空洞容万千,岁久玄蚼聚成国。

夜深吟院萧无人,飞起空中斗雌霓。

归来爪牙青血痕,四顾犹摄狐狸魂。

晓来亦如梦初觉,俛见大地盘其根。

岂因冰霜始淬厉,不待云雨方精神。

馀膏尚借百草活,坚节讵耻柔条邻。

倾颓甓甃翳荆蔓,独立相看发长叹。

凄凉寂寞谁肯过,日落空墙与君伴。

深山大泽斤斧追,重垣绮榭位置卑。

黄肠裂出钜鹿野,御史府中乌夜栖。

凋零一一目所见,底用头角犹低垂。

苍官倘见明月夜,密迩客窗来赋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