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台

古台临钓渚,遗像在苍烟。

有客随槎到,无僧依树禅。

风尘侵祭器,樵猎避兵船。

应有前朝迹,看碑数汉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历钓台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宁静美。

首联“古台临钓渚,遗像在苍烟”,以“古台”、“钓渚”、“遗像”、“苍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古朴而幽静的画面。古台矗立于水边,仿佛见证了无数过往的历史;遗像在苍茫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这两句通过对比与象征,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颔联“有客随槎到,无僧依树禅”,进一步描绘了人物活动与内心状态。诗人想象着有远方的客人乘着木筏来到此地,或许是为了追寻历史的足迹或是寻求心灵的宁静。而“无僧依树禅”则暗示了这里可能曾有过僧侣在此修行,他们或已离去,留下一片静谧与深思的空间。这两句通过“有”与“无”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颈联“风尘侵祭器,樵猎避兵船”,描绘了历史变迁带来的痕迹。祭器被风尘侵蚀,象征着曾经的祭祀活动已成过往;而樵夫和猎人在躲避战乱的船只旁忙碌,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的主题。

尾联“应有前朝迹,看碑数汉年”,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诗人认为,在这片土地上,一定留下了前朝的遗迹,通过石碑上的文字可以追溯数百年的历史。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钓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江上别友

相看仍恸哭,欲学晋诸贤。

戍近风鸣柝,江空雨送船。

朔云侵别色,南雪忆归年。

拟共锄青朮,无为俗事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夜闻雷

牢落长为客,残年独拥衾。

灯分寒夜火,雨过震馀阴。

捣药滋玄发,书符狷黑祲。

相看故乡泪,不敢效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元日枕流亭听雨

征铎残年雨,吟听忆到城。

愁云侵歙尽,梦日向吴生。

药产难离性,滩流不掩声。

他宵桦烛饮,因想此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寄书代乡人答

沧江失钓缗,白社苦吟身。

风雨他年别,干戈旧国贫。

春祠占远梦,腊市忆行人。

故垒夫差地,遥知哭为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