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
寻源曾识武陵洞,泛宅如浮苕水家。
但得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绝不容车。
道人辛苦经云水,成塔从来是劫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创作的《题龙隐岩》(其二)。从艺术风格上分析,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征,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蕴含深远的哲理。
"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寻源曾识武陵洞,泛宅如浮苕水家。" 这几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山谷的画面,其中“鱼尾霞”和“半溪花”形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细微景物的捕捉与欣赏;“寻源曾识武陵洞”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但得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绝不容车。道人辛苦经云水,成塔从来是劫沙。" 这部分描写了山间小径的险峻和孤寂,以及僧人的修行之艰辛。诗中的“嵌空元有路”、“何如峭绝不容车”表达出对通往心灵世界道路的探索与挑战,而“道人辛苦经云水,成塔从来是劫沙”则象征着精神追求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山中修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不详
爱山那惜走千回,生怕前驱后骑催。
石上参差鳞甲动,眼中在处画图开。
骖鸾未办乘风去,浮鹢何妨载雨来。
人事百年俱变灭,祇应题字不尘埃。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九峰参立倚空明,好事传闻应列星。
运石早知能赎罪,上书何必待缇萦。
碓头一语便投机,若说风幡是落迟。
今日堂中容百众,不知那个可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