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丽人行

画师不作春风面,岂是玉容容易见。

动人正在阿堵中,妙处犹须著歌扇。

沉香亭边初睡起,鬒发珑松薄梳理。

欠伸背面故作妍,半靥墙头出桃李。

画成众目争回顾,只欠孙娘折腰步。

似见不见愁杀人,始是人生肠断处。

愁肠易断可奈何,古往今来此恨多。

君不见李夫人,不肯回身看汉君。

又不见杨太真,拥行莫恋属车尘。

自古蛾眉多蠹国,玉颜画就还伤神。

形式: 古风

翻译

画家无法描绘出春天的容颜,难道是因为玉颜难以轻易展现。
真正的动人之处在于无形之中,美妙之处还需借助歌扇来传达。
在沉香亭边刚从梦中醒来,乌黑的秀发轻柔地梳理。
她慵懒地转身,故意露出娇媚,半边脸颊像桃李般映照在墙上。
画作完成后引得众人瞩目回头,只缺孙娘那低头的仪态。
这画仿佛可见又不可见,令人愁肠百结,这才是人生的悲凉处。
愁肠易断又能如何,自古以来这样的遗憾太多。
你没看到李夫人的故事吗?她不愿回头看汉武帝。
再看杨贵妃,即使被簇拥,也不忘尘世之外。
自古以来,美丽的容颜常使国家动荡,画出的玉颜反而伤神。

注释

春风面:春天般的美丽容颜。
阿堵:此处指眼睛,古代常用‘阿堵’指代眼睛。
著歌扇:借助歌扇传递美态。
鬒发:乌黑的头发。
欠伸:伸懒腰的动作。
孙娘:孙尚香,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其美貌闻名。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蛾眉:女子细长而美的眉毛,借指美女。
蠹国:蛀蚀国家,比喻美女引起政治纷争。
玉颜: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姜特立的《续丽人行》描绘了一位画中美人的形象。诗人首先指出画师未能捕捉到春风般的生动与真实,暗示了这位丽人的美貌并非寻常可见。接着,他强调了画中女子的魅力在于微妙之处,如眼神和表情,以及歌扇的陪衬,增添了动态感。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画中人沉香亭边慵懒的姿态,乌黑的秀发略显蓬松,梳妆时的娇憨模样引人注目。她侧脸的姿态故意展现妩媚,半遮半掩的面庞如同桃李般娇艳欲滴。众人围观,都被她的美所吸引,但似乎还缺少一种醉人的韵味,比如像孙娘那样轻盈的身姿。

最后,诗人感叹这幅画虽美,却让人感到惆怅,因为画中的美仿佛触不可及,如同李夫人不愿回头见汉君的哀婉,或杨贵妃不愿被世俗纷扰所累。他借古事警示,自古以来,美丽的容颜往往与国家兴衰相关,画中的绝色佳人也难免引发深深的忧虑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丽人的神韵,同时也寓含了对美的追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菘苣初冬稍茂喜而有作

紫苣生春荑,助我作汤饼。

黄菘养土膏,冰壶添隽永。

凡物贵适口,何必须九鼎。

况我藜藿肠,万钱惭食顷。

形式: 古风

菜羹

凡物贵适口,何必费橐金。

莼羹与菰菜,千里起归心。

野人美芹献,重意有所临。

淡薄斯近道,厚味腊毒深。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谕亡子

死固汝可怜,生亦我所爱。

生死两相缪,吾将解其会。

形式: 五言绝句

野步

倚杖立江干,丹枫叠嶂寒。

何人三昧手,画我看秋山。

形式: 五言绝句